前幾天,美國著名的財經雜誌Barron's公佈了一個年度排名,30 Best CEOs名單,其中包含亞洲跟美國的企業.有時候我在想,我們到底從商業雜誌,書籍,或是商業媒體或是blogger學到了什摸?很多人可能會有一種感覺:短時間學到了很多,長時間來看,什摸也沒學到.為何摸會有這問題,這很令人好奇. 首先我就從Barron's這名單來解密.當你看完這篇文章,你也許會佩服這些執行長,哦!不對喲,有一點弔詭的是,他是"年度排名",問題是短短一年如何判斷執行長的好壞ㄋ,真是見鬼了,有時候推一件企業的產品case從規劃到量產,從量產到行銷,最後到客戶端,沒有個幾年怎麼可能有結果ㄋ,哇!就這樣,被你看出他邏輯有問題,看來是寫來增加"類固醇"用的文章,哈哈!
除了商業雜誌之外,商業個人傳記也會加油添醋,把成功的人視為天才,舉一個例子,到底怎樣才算是商業天才ㄋ,譬如在台灣,有人說王永慶是,有人說是張忠模,也有人說是郭台銘.王永慶創辦台塑集團,張忠模創辦TSMC,都是為台灣肅立了典範.我們不曾質疑我們的觀點,因為別人都如此說,假設我們從宏觀的歷史去看,一個國家勢必會有一個重型的塑化公司產生,哇!這就完了,因為最後會有一個勝者壟斷塑化市場,只是不知是哪個幸運的人,不管如何,他一定會出線,這是必然結果,如果必然會有贏家的結果拿來解釋成個人天才,似乎有一些彆扭,就像中國一定會有中國移動這巨獸出現,因為中國有10億人口阿!,這是必然結果,況且如果你知道,很多這些企業都是國家"刻意栽培"的話,那神話可能又要少一點了,只是這些商業書從來不會把"機運"跟"特殊的環境"背景告訴你,因為這實在掃興,如果有人把成功是為一連串的運氣,我看商業書可能不會有人去買了,商業書賣的訣竅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再來更絕得是,台灣有講股票的channel,從89-95台,也就是會有投顧老師在這些頻道,利用這頻道來招收會員,講的是口沫橫飛,每天都有漲停板,而且還連續3根,我的媽呀!,3根是什摸概念,以台灣的1根漲停板是7%來說,3根就是21%,本金如果以這速度每年21%增加,過20年就在富比士報名了,跟股神的績效一樣好,真是活見鬼了.總之,我們身處在資訊紛亂的世界,如果沒有客觀獨立的思考,就會得到這些結果:短時間學到了很多,長時間來看,什摸也沒學到.
今天講第5家公司,旺旺集團 (港股報價 ,台灣TDR).
旺旺是中國最具領先地位的食品和飲料製造商之一。根據AC尼爾森的報告,截至2007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旺旺有數項主要產品均是中國的市場領導者,包括以銷售額計市場佔有率分別為68.6%、40.6%及28.5%的米果、風味牛奶及軟糖。此外,旺旺也生產的碎冰冰、小饅頭及大禮包也在中國市場具有領導地位.最下面圖的是營收分部:
基本上旺旺跟康師傅屬於同一類型公司,有乾淨的財務報表,而且全國性銷售及分銷網絡龐大,截至2008年8月31日,在全中國共有325家營業所及15,000多家第三方經銷商,通路已經建立,而且管理團隊沒有道德風險,所以有空也可研究看,.要注意的是這種大型股是機構投資人會徹底研究的股票,如果你有特殊的投資觀點可以勝過任何專業的投資人,就可以深入研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旺旺的母公司,旺旺集團還涉足保險業,旺旺保(台灣股市報價),而且跨足了媒體業,辦了一份報紙"旺報".其中"旺報"是介紹了台灣關係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和中國相關企業介紹的報紙,是台灣唯一可以系統性了解中國的報紙,不過現在網路發達,重要性就沒有這樣高了,唯一的優勢就是這報紙是"繁體字",對於不想看簡體字的人來說,這是蠻親切的.
有一點要警惕的是,現在全世界,包含台灣,美國,香港,中國基金經理人都看好中國的內需市場,如消費跟醫療類股, 食品行業算是內需股,所以要特別小心.對沖基金經理人通常會告訴你一個笑話:連我家的狗都知道"中國內需股"時,要小心.如果你有興趣,去Google搜尋"中國內需股"關鍵字,你會發現一件很驚人的事 ,10幾年前就已經在喊"中國內需",所以喊了10幾年了,真的已經是喊到"內虛"了 ....當投資經理人一致都看好時,就是....
看完這一篇,感覺有收穫時,趕緊在電腦起身跟mac一起大喊一聲,旺旺!
一個國家的興盛 不在國庫的殷實、
城堡的堅固或是公共設施的華麗
而在於公民的文明素養
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格的高下
~馬丁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