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訂閱.....Email訂閱 ........

2023年10月6日

台灣數位醫療產業

來簡單理解一下,台灣數位醫療產業。


數位醫療產業定義與範疇

數位醫療(Digital Health)源自於 eHealth,其定義為:利用資訊與資通信技術支持健康和健康相關領域(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 support of health and health-related fields)。近期以來,數位醫療擴大其範疇,從 eHealth(包含 mHealth)擴展至新興領域,例如大數據、基因體學和人工智慧領域。WHO 成員國於 2018 年第七十一屆世界衛生大會提出數位醫療審議報告,並於 2019 年 4 月提出 WHO 第一份數位醫療介入措施報告(the first guideline on digital health interventions),表明數位科技之價值有助於全民健康覆蓋(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UHC)推進,以及可成為持續發展的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 


以美國為例,美國 FDA 提出數位醫療範疇涵蓋穿戴裝置(Wearable Devices)、行動醫療(mHealth)、健康資訊技術(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遠距醫療(Telehealth/Telemedicine)。以及個人化醫療(Personalized Medicine)等類別,透過數位醫療技術來提升醫療效率、改善使用方式、減少醫療支出、提高醫療服務品質,以及為患者提供個人化的醫療服務。至此可發現,數位醫療產業生態系,以個人為中心,連結居家、社區、診所至醫院等各種服務場域,並藉由數位科技介入,結合大數據、AI、病患過往數據、平臺,建立完整的服務應用與商業模式。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依據精準健康之全人健康三段五級精神, 整合 Bio+ICT 產業特性,從生醫產業觀點,數位醫療產業應用領域需涵蓋健 康、醫療、照護的全人健康範疇,發揮資通訊產業優勢,導入物聯網、雲端運算、巨量資料與人工智慧等技術優勢,從端網雲應用服務等技術面向達成全人健康之目標。 


數位醫療應包含之技術為,一是收集資料的端點,如穿戴裝置與無線化醫材(Wireless Medical Devices);二是資料傳輸的介面,如行動醫療 apps(Mobile medical apps),以及資料管理與分析系統,如健康醫療資訊管理系統(Health IT) 與 AI 疾病預測管理系統;三是服務體系,包含遠距健康醫療照護 (Telemedicine)、個人化醫療等。 


數位醫療主要是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資通訊技術,來達成提升醫療效率、改善服務流程、減少醫療支出、提高醫療服務品質,以及為患者提供個人化服務之目標產業,產業應用範疇可依據健康照護產業全人健康之三段五級的概念,分為健康預防、診斷治療與復健照護三大應用情境。 


為方便產業推動重點聚焦,以及後續估算數位醫療產業營業額之方便性,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依據數位醫療產業應用情境範疇,盤點生技醫藥其他次產業之產業範疇,將已經涵蓋在醫療器材、健康福祉等次產業項目去除,如:復健照護四大類別已經列入健康福祉產業重點推動方向與範疇, 因此予以刪除;收集生理數據之醫療器材硬體設備也已經納入醫療器材產業範疇,因此也排除在此推動重點範疇內,如圖 2-17 所示。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將數位醫療產業定義為以巨量資料、雲端運算、人工智慧、深度機器學習技術應用在健康醫療照護領域,且用於提升疾病之預防、診斷及治療之產業,並進一步將數位醫療產業範疇依據應用、 技術分為「數位預防」、「數位診斷」、「數位治療」、「遠距醫療」、「醫 療資訊系統」等五大核心面向,做為產業發展重點方向,如表 2-32 所示。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依據以上定義針對臺灣數位醫療產業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022 年臺灣數位醫療營業額為新臺幣 502 億元,相較 2021 年新臺幣 456 億元,年成長率為 10.14%。


臺灣數位醫療產業廠商分類概況

臺灣數位醫療產業發展在臨床醫療三段五級的不同階段皆有前瞻數位科技導入至臨床醫療情境應用,並且臺灣具有 ICT 資通訊產業的優勢,從 AI、 穿戴式裝置、醫學資訊系統等相關軟硬體科技延伸跨域布局數位醫療,發展數位醫療各次領域相關解決方案,使臺灣發揮既有產業優勢,促進數位醫療蓬勃發展。 


臺灣數位醫療產業具有多樣化產品、中小型企業居多的性質,透過收集臺灣國內數位醫療廠商的次級資料,包括公開媒體資訊、申請的政府計畫、公司公開財務資訊等,納入符合數位醫療定義的公司,並進行細部研究。如圖 2-18 所示。


臺灣數位預防次領域的廠商,為新創廠商活躍領域,大部分廠商主要發展生活型態管理相關產品,主要應用圍包括運動管理、飲食管理、睡眠壓力管理、健康型態管理等,主要導入技術以聯網穿戴式裝置,收集多樣化的生活型態數據,進一步建立日常生活各層面的健康管理平臺,透過人工智慧分析提供生活健康型態改善的建議。臺灣數位預防次領域的主要廠商有研鼎智能公司、神達電腦公司、動心醫電公司、麗臺科技公司、綠樣實業公司、利原公司、博晶醫電公司、大立雲科公司、奧啟迪科技公司(HTC)、永悅健康公司、群健科技公司、樂齡智造公司等。


臺灣數位診斷次領域為目前臺灣數位醫療蓬勃發展的次領域,該次領域大部分廠商主要聚焦在輔助醫師的醫療決策輔助,診斷與評估罹患疾病風險的軟體開發上,例如安克生醫公司的甲狀腺超音波影像分析 AI 軟體、Deep 01 的腦出血 CT 影像分流 AI、雲象科技公司的癌症病理切片影像 AI 分析、宏碁智醫公司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AI 等產品臨床應用。少部分廠商發展臨床診斷用的醫療檢測裝置搭配雲端 AI 的應用,包括宏智生醫公司的搭配雲端 AI 分 析的神經科專用腦電波量測裝置、晉弘科技公司開發搭配眼底鏡影像雲端 AI 分析的手持式眼底鏡設備、奔騰生醫公司的高解析度手持式超音波影像設備 ,皆促進數位診斷次領域持續蓬勃發展。 


臺灣數位治療廠商相對其他次領域的廠商數量較少,主要因素在於臨床治療的產品,一般在各國衛生主管機關歸類在較高風險級別,經常需要進行較長時程且嚴謹的臨床試驗,所需的研究開發總成本較高,臺灣中小型廠商較難以負擔。臺灣數位治療廠商主要發展的產品類別為手術治療數據管理與治療決策、用藥管理及生心理治療產品與軟體相關數位工具,廠商包括台灣骨 王公司、醫守公司、巧醫生技公司、佳世達公司、醫守科技公司、醫寶智人 公司、洞見未來科技公司及鳴醫公司等。 


隨著 COVID-19 全球疫情的影響緣故,促進遠距醫療的發展,改變現代看診模式。遠距醫療次領域亦為資通訊大廠積極布局區域,發展產品類型分為線上問診及遠距監測管理,遠距量測定點照護生理數據,或是監測居家復健效果,臨床醫師能觀測長時間居家臨床數據,並即時進行臨床介入,或是調整復健臨床處方。遠距醫療次領域主要針對定點照護、遠端生理監測等臨床 領域,發展資訊管理、疾病惡化示警數據平臺,包括醫智健康科技公司、健康益友公司、華碩健康公司、英華達公司、緯創醫學公司、智齡科技公司、 健康聯網公司等。 


醫療資訊系統次領域以長期發展醫療資訊系統相關的既有廠商為主,近年則有臺灣資通訊大廠跨域發展,積極布局為醫療院所提供高速運算效能的 AI 運算平臺,提升醫療院所 AI 運算效率,並加速訓練 AI 的效率,優化醫療流程決策效率。醫療資訊系統次領域的廠商包括捷格科技公司、研華公司、威強電公司、慧誠智醫公司、廣達電腦公司、商之器公司、馬雅資訊公司、資拓宏宇公司等。 


臺灣數位醫療發展目前仍處於蓬勃發展中,在各種次領域皆有科技大廠或新創企業投入發展,驅動臺灣廠商投入發展數位醫療的因素,主要在於各國各個層面臨床醫療的需要,例如高齡化社會結構,並且因為 COVID-19 疫情使各國政府積極推動數位醫療的佈建或開放法規限制,讓各種管理個人健康、預防疾病罹患、AI 臨床決策、數位化居家照護等數位醫療解決方案進入市場 使用,最終目標係為了發展個人化醫療,皆是使數位醫療積極活絡發展的因素。以下將就各個數位醫療次領域分類說明發展重點及介紹標竿廠商。


(1)數位預防 

發展數位預防相關解決方案的臺灣廠商,企業類型主要是新創廠商,發展方向聚焦在生活型態管理類別廠商,依照應用類別進一步能再細分成運動管理、飲食管理、睡眠壓力管理、健康管理等,其中主要使用的技術是以生理量測設備搭配 APP 軟體做為與使用者互動的介面,以物聯網技術、雲端 AI 分析技術,預測未來罹病風險及提供生活型態的改善建議,協助維持個人健 康或高齡長者的健康狀態,避免進一步罹患疾病。 


樂齡智造科技公司開發 AI Exercise 居家訓練方案,能夠讓高齡長者居家使用,每天花費 10-15 分鐘的時間訓練記憶力,避免腦部退化,進一步維持或提升記憶能力,預防高齡長者罹患失智症。搭配軟硬體整合方案,能夠將居家訓練結果上傳雲端平臺,進行長期數據追蹤與 AI 分析,並提供長者本身或其家人異常提醒,掌握個人記憶能力的健康狀態,並能輔助醫療院所的個管 師管理長者健康以預防失智。另外,亦能夠讓使用者採用訂閱制的方式租用 Me-SODA 樂活認知訓練機,搭配腦部記憶能力訓練方案,以及透過 Me-SODA APP 上傳每天腦部訓練結果至雲端平臺,並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及嘉義基督教醫院合作,輔助醫院個管師管理老年人腦部健康狀態,有效提升老年人記憶能力,預防罹患失智症或是避免記憶力快速惡化,減輕未來社會照護負擔。 


(2)數位診斷 

臺灣數位診斷次領域主要發展方向以疾病輔助診斷相關解決方案為主,輔助臨床醫師進行臨床診斷決策,例如分析醫學影像輔助偵測疾病特徵、分流疾病加速診斷效率等應用,少部分廠商則聚焦於臨床診斷用的醫療檢測裝置, 期能結合 AI 分析應用,發展成為 AI 軟硬體整合產品,達到即時檢測及篩檢的目標,該類產品包括腦電波量測裝置、超音波影像裝置、心電圖量測裝置、 眼底鏡等設備。依據廠商訪談、次級資料收集的調查與分析,數位診斷次領 域未來發展方向將持續朝未被滿足的臨床疾病診斷方向發展,輔助臨床醫療人員專業臨床診斷決策。 


臺灣數位診斷的標竿案例以宏碁智醫具有代表性,宏碁智醫公司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底鏡影像 AI 分析軟體為主要產品。宏碁智醫公司是宏碁集團的 子公司,並於 2021 年登錄興櫃市場。宏碁智醫公司應用資通訊專長,專注於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技術,並深入與醫療院所跨域合作快速完成產品臨床驗證,所開發的產品是應用於眼底鏡影像 AI 分析軟體 VeriSee DR,能夠與醫 療資訊系統整合,包括 HIS、PACS 等系統,或是與影像攝影設備串連,例如眼底鏡設備,加快眼科或非眼科醫師篩選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輔助醫師進行臨床診斷決策,可於 3 秒左右提供分析結果,並達到 95%靈敏度及 90%特異度的高準確度。


宏碁智醫公司的 VeriSee DR AI 軟體已取得臺灣、泰國、印尼及菲律賓等 國的醫材上市許可證,並直接安裝可從醫療資訊系統傳輸資料的電腦中,輔助醫師診斷。VeriSee DR AI 軟體的銷售模式採取賣斷及年費兩種收費模式並行,並與眼底鏡設備廠商合作整合成完整軟硬體方案銷售至醫療院所及其聚焦適應症相關的衛教中心,目前已導入臺灣的北市聯醫六大院區(中興、和平、 仁愛、忠孝、陽明、林森院區)的糖尿病衛教中心,以及海外的泰國、印尼醫 院。在訪談過程中,宏碁智醫未來將會深入其他未被滿足臨床診斷需求的眼科適應症,開發相關的 AI 分析軟體,例如老年黃斑部病變適應症,或是開發遠距醫療應用,期能在後疫時代中,個人化醫療發展趨勢下發展相關數位診斷解決方案,在未來數位醫療產業的發展中,維持市場競爭力。 


(3)數位治療 

由於數位治療產品一般在各國及臺灣的法規規範中屬於高風險等級醫材, 因為高風險等級醫材的開發成本一般較高,也因此臺灣發展相關數位治療解決方案的廠商相對較少。臺灣數位治療發展的產品類別,依照技術及應用範圍,能區分為手術治療數據管理與治療決策、用藥管理,及生心理治療產品與軟體。目前臺灣數位醫療發展的產品主要集中在手術治療數據管理與治療 決策相關方案,廠商包括專注於手術室數位治療方案、智慧手術室的佳世達集團與明基三豐公司;巧醫生技公司發展結合電腦斷層掃描影像及牙模資料 的植牙規劃軟體,輔助醫師規劃植牙手術,快速地完成手術治療;台灣骨王公司發展骨科手術用 AR/VR 眼鏡,搭配自主開發的脊椎手術規劃軟體,以 3D 即時影像技術即時導航骨科手術流程。 


數位治療次領域的標竿廠商以佳世達集團與明基三豐公司具有代表性。佳世達集團憑藉在顯示器電子產品的專業優勢,起初跨域發展醫療相關解決方案時,初期研發醫療級顯示器,並據此衍生發展手術室數位治療相關方案, 並與其他旗下產品線整合,包括超音波影像設備、醫療顯示器、手術室數位 治療方案、AI 運算系統平臺等,發展出從診斷、治療到癒後的完整臨床解決 方案,並搭配併購研發利基產品的公司,以智慧醫院為中心,發展疾病診斷、 治療到癒後的個人化方案。


佳世達集團與明基三豐公司的商業模式主要藉由醫療顯示器及系統整合方案,有效整合其他相關設備與系統整合方案,並進一步藉由併購利基技術,壯大原先的臨床產品方案。佳世達集團與明基三豐公司所發展的完整臨床系統整合方案,能透過旗下在中國大陸蘇州或南京所自行建立的明基醫院進行臨床驗證,並且直接導入至臨床情境使用,減少導入臨床情境的時程。


(4)遠距醫療 

隨著高齡化社會及 COVID-19 疫情的緣故,促進遠距醫療相關解決方案的興起,並廣泛應用於各醫療層面,更改變了問診型態,醫師與民眾已逐漸熟悉且接受遠距醫療的方便性且願意使用。遠距醫療依照產品類型,可分為線上問診及遠距監測管理 2 種類型。線上問診在 COVID-19 下蓬勃發展,隨著後疫時代不斷的 COVID-19 病毒變種及感染人數增加,因為全球大感染事件, 政府及醫療院所為了預備未來未知疾病的大規模傳染,皆持續推動線上問診相關技術,減少人與人的接觸,期能達到即時問診及遏止傳染的效果。遠距監測亦因為此趨勢蓬勃發展,醫療院所導入穿戴式裝置、移動式影像設備、 物聯網生理監測技術、疾病惡化示警 AI 系統等,期能在醫療照護領域中減少人與人的接觸之外,更能減少醫護人員照護負擔,讓照護心力專注在需要更多關注的病患。 


遠距醫療次領域的標竿案例以華碩健康公司具代表性,華碩健康公司發展的 OmniCare 健康物聯網平臺主要專注在醫療院所各專業醫療設備、穿戴式裝置的串接,輔助醫護人員管理照護病患。藉由華碩健康公司的 OmniCare 健康物聯網平臺,醫療人員能透過遠端管理病患生理狀態,當有健康狀態惡化風險時,即時關切病患個人健康,並透過遠端系統平臺延伸照護情境至居家環境管理病患健康數據,遠端監管病患個人健康狀態,並提供 AI 健康管理顧問。 


華碩健康公司已與臺大醫院合作遠距醫療平臺,為病患提供從院內到居家情境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服務。在臺大醫院的應用方式分為急診照護及居家健康管理,在急診照護方面的應用,透過穿戴式裝置隨時量測血壓、血氧等生理訊號,並以中控臺管理資訊,當有異常時警示醫護人員。居家健康管理的應用,華碩健康公司的遠距醫療平臺能夠直接與臺大醫院的資訊系統直接 串連,持續透過穿戴式裝置量測生理訊號,並進一步提供 AI 健康顧問服務, 為病患個人提供促進健康的個人化衛教資訊,當 AI 預測有病患個人健康風險時,醫護人員能夠即時以視訊方式提供遠距看診,提供專業醫療建議。 


華碩健康公司的商業模式主要是透過 OmniCare 健康物聯網平臺,有效整 合在醫療院所的醫療資訊系統中,串接各類型設備或系統,包括穿戴式裝置、 超音波、病歷系統、影像資訊系統等,並且華碩健康公司亦自主發展穿戴式智慧手錶,將平臺的功能延伸到居家環境中使用,進一步發展手持式超音波,讓預防、診斷到癒後照護階段皆能有效串連,藉由遠距醫療平臺達到完善的個人化全方位健康管理。


(5)醫療資訊系統 

醫療資訊系統次領域依照產品型態,可區分成既有醫療資訊系統廠商以及近年發展醫療流程決策優化資訊系統,各層面皆有臺灣廠商布局。臺灣既有廠商已深度發展既有醫療資訊系統,包括 HIS、PACS、EMR 等系統,在既有醫療資訊系統基礎上,尤其近年來因為臺灣資通訊產業技術優勢,臺灣資通 訊科技大廠跨域發展醫療 AI 決策優化運算平臺,協助醫療院所建置高速運算效能的 AI 運算平臺。 


醫療資訊系統次領域的標竿廠商為研華智醫公司,其藉由母公司在工業電腦伺服器及其相關資訊系統建置的核心技術優勢,跨域發展醫療 AI 決策優化平臺。研華智醫公司發展的醫療 AI 決策優化平臺能串接醫療級螢幕,應用於醫療院所的診斷、治療或癒後各種情境,例如 iWard Suite 病房管理系統串接 病房各樣設備,彙整各個病床上的照護病患所量測健康生理資訊,讓醫護人員在任何地方與任何時間皆能觀測與追蹤;iCommand Center 資源管理中心能 夠輔助醫療院所調配、安排各種類資源,例如病房空床、閒置手術室、醫護 人員安排值勤崗位等,增加醫療流程效率。 


研華智醫公司藉由為醫療院所提供完整且符合資安規範、隱私權法規的高效能運算、智慧化的新型醫療資訊系統,整合在醫療院所資訊系統中,另外提供具備高速運算效能的 AI 運算平臺,輔助醫療院所提升決策優化的效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