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訂閱.....Email訂閱 ........

2023年12月19日

來更新一下原料藥、中間體公司,旭富製藥(4119.TW)

來更新一下原料藥、中間體公司,旭富。


旭富,為一專業的原料藥及其中間體之專業製造廠,主要營收來源為直接銷售或間接透過經銷商銷售予原料藥合成廠及藥廠,而旭富所生產之原料藥係為西藥製劑中具療效之成份,主要用於製成 PGA (抗巴金森氏症中間體)、 VA series (癲癇原料藥)、鎮定安眠原料藥與中間體、BZA (青光眼原料藥) 、心律不整原料藥及抗憂鬱症原料藥等製劑上。主要銷售地區以歐洲、日本及美洲為主。


旭富為全球最大之丙戊酸一系列癲癇藥物生產者,專注於人用藥品原料藥及中間體之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為製劑的上游原料供應商,並以抗癲癇用藥的中間體和 API 為主要產品,並積極轉型為新藥開發原料藥廠商,從事新藥、專利藥委外代工業務,避開學名藥原料藥競爭市場。


以下為公司產品:

(1)原料藥:

VA 丙基正戊酸,Probucol 普羅布可,Divalproate Sodium 2-丙基正戊酸半鈉鹽,Propafenone Hydrochloride 普飛鹽酸鹽,Duloxetine Hydrochloride 得憂停,Allopurinol 亞羅布利諾(異嘌呤醇),Clindamycin palmitate HCl,Articaine Hydrochloride,HOCLQ-Sulfate,Brinzolamide,Sodium Valproate 2-丙基正戊酸鈉鹽,Pentobarbital Sodium,Methylphenidate HCl Biso-FA 必索富瑞,Thiopental acid,Loxoprofen Sodium Hydrate,Atomoxetine HCl,Cannabidiol,Adenine,Buprenorphine。


(2)中間體:

DEDPM 二丙基馬龍酸二乙基酯,PENT-2 2-氰-2-乙基-3-甲基己酸乙酯,AL-1 異丁基馬龍酸二乙基酯,S-2,NBE,EPMA-wet,PEC 苯乙基氰基乙酸乙酯,Aminazole 阿斯米挫,BHA,PGA,2-BFAA,BHZ,3-Azetidinol,Hydroxifenone,5T(Ritalinic acid),5TC,5-HMT,BOV,ZP-3,(S)-MMAA,HOCLQ,BPPCE-HCL,Prop-3,Thiazole acid,Isopropenyl MgBr,Chiral Aux,DPAEE,EPA,Olivetol,PMDOL。


(3)特用化學品

DEK 二乙基酮等 7 種。


原料藥

原料藥就生產方法可分為化學合成類、醱酵類、動物或植物抽取類,以及利用生物科技如基因工程或細胞融合技術所生產的蛋白質。原料藥在製藥產業中扮演上游重要關鍵原料供應角色,一般製藥產業中,原料藥的範圍大致可概略分為三種,包括藥品主要有效主成份(API)、醫藥中間體(Intermediates)以及製劑產品中沒有藥效的成份如賦型劑(Excipients)。


此三類產品詳細內容介紹如下:

(1)藥品有效主成份-原料藥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PI)

可能的來源有來自於植物、動物、化學合成或是生物技術;目前的原料藥產品中,約有 70-80%是經由化學合成的方式製造。

(2)醫藥中間體(Intermediates)

用來簡化化學製程的中間產物,為合成藥品及其他化工產品的必要中間物質。

(3)製劑產品中沒有藥效的成份 (Inert Ingredients)

例如:賦型劑、填充劑等等在製劑過程中具有特定目的的化學添加物,但其本身無直接的療效,因具有特定用途,為藥品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原料藥市場現況與發展

學名藥競爭的白熱化,直接引發製藥界對供應鏈管理與上市時程(time-to-market) 的高度需求。在成本控管與分散風險的考量下,外購原料藥與藥品製造外包趨勢逐年攀升,逐漸由北美西歐轉移至東歐和亞洲地區。特別是在原料藥領域,引起了相當激烈的競爭研究機構 Precedence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原料藥有 1,912 億美元的市場,在7.1%年均複合成長率的推動下,可望於 2030 年達到 3,559 億美元。


以區域市場而言,北美原料藥市場占主導地位,美國及加拿大的原料藥主要仰賴進口,因藥品市場最大,原料藥市場亦為最大,占比達 39.1%,又以美國為主要需求國家;歐洲原料藥市場排名第 2,市場占比為 31.2%,歐洲各國亦為原料藥仰賴進口地區,以德國、法國及英國占比較高;亞太地區排名第 3,市場占比為 22.8%,也是重要原料藥供應及需求國,以中國大陸、日 本及韓國占比較高;其他新興國家約占 6.9%。


以原料藥下游使用型態區分,分為臨床試驗使用及商業銷售使用, 其中臨床試驗用原料藥約占 10.6%,下游商業銷售用之原料藥占 89.4%。全球原料藥以產品分子型態分析小分子專利藥為主占46.4%,小分子學名藥占比35%,大份子專利生物藥品占比為16.6%,大份子生物相似性藥品占比為 2.0%。


從中國與印度製藥產業的發展歷程來看,印度在完成內需市場的自給自足後,開始向海外市場拓展,先從開發中國家開始,再進攻已開發國家,也使得全球前 10 大學名藥廠中,印度藥廠有三家入列。反觀,中國由於內需市場廣大,中國藥廠多年來仍以耕耘國內市場為主, 也因此,雖然中國藥品市場大、產值高,為全球重要的原料藥供應國,但在國際藥品市場上的地位與印度似乎已有差距。然而,無論如何,過去 10~15 年來, 中、印的原料藥與製劑的生產均快速成長,也使得跨國藥廠愈來愈依賴亞洲的供應市場。


1990 年代歐美國家因環保考量以及為降低生產成本,將原料藥生產轉移到亞洲,尤其是印度與中國,促進該地製藥產業的興起,使中印成為全球重要的原料藥生產供應國。


目前全球原料藥以中國與印度為主要供應國,但中、印係採低價策略、以供應大宗原料藥為主,但國內原料藥廠則藉由產品的差異化、或技術門檻 /進入障礙高的產品逐步搶攻全球原料藥市場。


我國製藥產業分為西藥製劑、原料藥、中藥及生物製劑等領域,其中西藥製劑為現階段製藥產業的經營主力,並以學名藥為主要品項。原料藥為西藥製劑之有效成分,經添加賦形劑後製成製劑,用於疾病的治療,為製藥產業不可或缺的一環。 


台灣原料藥雖具有品質優勢,但企業規模不大,生產尚不具規模經濟,加上國內多以學名藥為主,在價格上難以與中國大陸、印度等原料藥大國競爭。學名藥公司基於成本考量,對於原料藥多數以進口為主,故我國原料藥產品將近有 90%供應國外學名藥公司,在廠商精進研發,開發關鍵原料藥,並切入跨國製藥公司的供應鏈,成為製藥產業外銷比重較高的次領域。 


台灣原料藥因應國內西藥製劑的發展,對原料藥需求增加而吸引廠商投入原料藥的開發,且部分原料藥廠係由西藥製劑廠商投資成立。例如:中國化學製藥公司投資中化合成生技公司、永信藥品工業公司投資的永日化學公司、生達製藥公司投資生泰合成公司等,並多以學名藥原料藥開發居多。也有專業原料藥廠,例如:旭富,神隆.....等等


111 年全年各類產品產值變化除了生物藥品,其餘各類產品產值皆較 110 年成長,推估 111 年我國製藥產業總產值較 110 年成長 3.0%,產值約為 845.6 億元。 我國原料藥以出口為導向,國內原料藥生產在疫情期間受到的衝擊較小,因此公司營運及產線均能維持,使 110 年台灣原料藥產業產值年成長率達 3.3%。109 年及 110 年受到疫情影響,藥品市場需求變化大,111 年疫情影響趨緩,市場需求逐漸回穩,全球製藥產 業運作逐漸回到正軌,且在客戶擴充適應症及市場需求上升等因素影響下,帶動原料藥產值成長,推估 111 年第四季我國原料藥產業產值為新台幣 57.1 億元,較 110 年同期成長 4.5%,111 年全年持產值可達 211.7 億元,年成長率為 10.6%。


原料藥產業上、中、下游之關聯性:

A.上游

上游為藥物之原材料,包括天然物品及一般化學品,主要由化學法合成,或由半合成法製備之中間體及原料藥,其他尚有由植物、礦物、動物器官及微生物菌種與相關的組織細胞獲得之原料或原料藥。近年來由於生物技術的進展,利用基因轉殖方式,可採組織培養技術或直接培養植物或飼養動物來生產藥物。


B.中游

主要為原料藥工業。原料藥工業絕大多數為有機化學工業,通常由生物或化學法合成而得,而化學法有其方便、快速及低廉等特性,故又以化學合成為主要方式。另外依原料來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生產方式。由天然物取得者,除了原料的製備如醱酵培養外,主要製程技術在萃取、分離氫化、醇解、酯化、皂化、烷化及純化(如蒸餾、萃取、結晶等),由一般化學品製備者,主要製程技術為有機合成及分離純化,由遺傳工程製備者,則有純化與回收製劑工程等。


C.下游

下游為製劑業,主要是將原料藥加上製劑輔料,如賦型劑、崩散劑、粘著劑、潤滑劑、乳化劑等,加工成方便使用的劑型,如錠劑、膠囊、藥膏等。另製劑也可採注射方式給藥,針劑若依內容物的性狀,可分為水針及粉針。水針須將原料藥、輔料、酸鹼調節劑等溶於溶劑後裝瓶,即可包裝、配銷。某些溶液之物化性質不穩定,於生產、配銷、儲存過程有分解、變質之虞者,須先將產品乾燥,以維持產品品質穩定。

旭富,是一家原料藥、中間體公司,近5年ROE為9%,2%,11%,17%,15%。毛利率為32%,24%,47%,40%,39%。資產負債率為27%,21%,27%,15%,15%。2022年營收以原料藥佔50%,中間體佔48.16%,其它佔1.8%。銷售區域以歐洲佔47%,美洲佔14%,亞洲佔23%,其它佔3%,內銷佔12%。以2022年1月到11月銷售來看,VA series佔27.1%,PGA佔26.4%,Pent-2/PEB Na佔22%,BZA佔6%,PF Hcl佔4%,Dulo.Hcl佔2.9%。


旭富新商品麻醉止痛劑及 CBD(大麻二酚)已完成量產之準備,目前已有潛在目標客戶,另旭富供應阿茲海默症及嗜睡症的原料藥予客戶臨床試驗用,其一客戶正向美國、英國及歐盟申請新藥藥證及另一客戶正進行臨床三期試驗。


根據 Maximize Market Research、Renub Research、Coherent Market insights 及 Grand View Research 等研調機構,阿茲海默症藥物、 嗜睡症藥物、麻醉止痛劑、CBD 等四種藥品未來的複合成長率分別為 19.30%、10.40%、14.50%及 16.20%。


旭富對於阿茲海默症藥物、嗜睡症藥物、 麻醉止痛劑、CBD (大麻二酚)等產品之市場潛力審慎樂觀。以阿茲海默為例,其全球病患為 6 千萬人,如假設半數患者每人每天服用 16mg 藥品,預計每年需求量為 175 噸。


市場佔有率

旭富為PEB.Na、PGA、VA、NaVA、Di-VNa 及 HOCLQ 為全球主要生產商。此外,旭富也為管制藥中間體 Pent-2、NBE、S-2、AL-1 之少數生產者。


競爭

受市場胃納量有限等因素影響,我國原料藥市場規模不大,國內原料藥公司多以外銷為主。製劑市場競爭激烈的事實也將影響原料藥產業之發展,其中主要為來自中國大陸及印度原料藥廠之價格競爭,印度及中國大陸廠商挾其龐大之內需市場與政府計畫支持,其價格競爭可能導致其他國家原料藥廠業務及競爭力之流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