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國為何成為唯一的強權,理由有很多。美國可以被看成英國的放大版本,英國因為無力維持佔據的那些殖民地,最後從超強帝國瓦解,讓出了世界霸權地位給美國。英國為何變世界強權,可以從工業革命看起。很神奇的是,工業革命的誕生,不是在亞洲,不是美洲,更不是在非洲,而是在小小的英國開始。著名的世紀天才,牛頓,瓦特,亞當斯密斯....都是英國人。
為何亞洲沒有科學,一直處於落後,這是個謎。以前,我常常打籃球,腳很容易受傷,那時我很無知,受傷後就去武術館的中醫療腳傷,每次看到武術館醫護人員用手去搬弄腳,我就覺得很奇怪,直到現在還深受其害,有時天氣太冷腳還會微微的痛。這也是中醫遠遠落後西醫的原因,西醫是用科學方式驗證,有科學根據,不是憑個人直覺。
我們科學的起源是從英國開始,然後落散到歐洲,而後再被帶往美國,最後才是亞洲。基本上,愈早掌握科學方法的國家,就愈會強盛,美洲的美國,亞洲的日本就是例子。美國會成超強國家跟一個根本性原因有關係,就是"科學人才",美國是聚集最多頂尖科學人才的國家。一旦基礎研究很頂尖,剩下的事就變的輕而易舉,把這些基礎科學拿來應用在生活。為何美國可以聚集這樣多頂尖基礎研究人才?美國土地幅員遼闊有利可圖,制度又是最科學的資本民主,加上政治長期穩定,世紀大型戰爭都不在美國本土,綜合這些原因才造就美國能吸引全球頂尖人才。
如果,我們把美國移民的菁英去除,美國就可能只是個出色的國家,談不上偉大。譬如,Google,Facebook,Intel..........的創辦人是移民的猶太人。在科技領域,台灣也貢獻不少菁英,如Yahoo的楊致遠,Youtube的陳士駿,Nvidia的黃仁勳,Garmin的高民環,Zappos的謝家華......。你可以想像,各個領域,每個國家都貢獻菁英給美國,美國怎麼會不強大??以前古老的諺語就說過......"得人才得天下"......,人才在哪,那國家就強。直到目前,美國還是各國菁英的第一目標,只要這個趨勢沒被改變,美國的超強地位就不會動搖。
既然美國超強地位依舊,它的企業競爭力也是最好的,這時買進美國一籃子股票ETF,也是好投資方法。ETF的選擇很簡單,盡可能買下整個股票市場,管理成本愈低愈好,不要槓桿ETF,也不要合成ETF,剔除那些產業ETF,也剔除那些策略型ETE。目前,台股有 6檔美國ETF,港股有10檔。台股有,00646 元大S&P500, 00662富邦NASDAQ,00668 國泰美國道瓊,00647L 元大S&P500正2,00648R 元大S&P500反1,00669R 國泰美國道瓊反1。港股有XDB美國 03020.HK,XL二未來標普 07222.HK,領航標普50003140.HK,XI未來標普 07322.HK,BMO納斯達克 03086.HK,FI華夏納一百 07331.HK,FL二華夏納一百 07261.HK,安碩納指一百—R 82834.HK,安碩納指一百—U09834.HK,安碩納指一百02834.HK。
台股,港股可選擇的美國ETF,去除那些投資科技股的那斯達克,和只有超大型股的道瓊,台股最佳的美國ETF就是,00646 元大S&P500,港股則是,領航標普500 03140.HK。這兩個ETF追蹤的指數是S&P500 index。S&P500 index指數涵蓋500間美國主要行業龍頭公司,集中在大型股,覆蓋大約80%的美國市場市值。至於要投資美股的美國ETF就比較複雜了,我稍微整理一下,美股以美國大型股為標的ETF就有109檔,以複製美股全部市場ETF有84檔。簡單去除那些管理資產較小的ETF,再經過一些刪除,就剩下約6檔可以選擇,如下表:
這六檔可以去除策略型的RSP,它是等權ETF。剩下就剩5檔,分別是,SPY,VOO,IVV,IWB,VTI 。其中,追蹤 S&P 500 指數有SPY,IVV,VCO,持有500檔股票。IWD,追蹤Russell 1000 Index,持有1000檔股票。VTI 持有3519檔股票,追蹤CRSP US Total Market Index。基本上,這些ETF差異性在追蹤股票的數量,管理成本和資產規模大小。從這5檔裡面選,我會選資產規模較大的ETF,如SPY,IVV,VTI這三檔ETF,這些其實都差不多。如果硬是要選一,我會投資VTI。
下面是從S&P 500 指數挑選市值前面的美國公司,從中可發現,美國科技實力超強,在生技醫藥,金融也是大幅領先各國。
科技網路:
Apple,Alphabet,Microsoft,Amazon.com,Facebook,Intel,Oracle,IBM,Broadcom,Texas Instruments,Priceline.com,NVIDIA,Netflix,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Salesforce.com,PayPal Holdings Inc,IncAdobe,Yahoo。
金融:
Berkshire Hathaway,JPMorgan,Wells Fargo&Co,Bank of America,Visa,Citigroup,Mastercard,UnitedHealth,The Charles Schwab,Goldman Sachs,Bank of NY Mellon,US Bancorp,Morgan Stanley,Capital One Financial,Prudential Financial,American Express,Chubb,AIG,BlackRock,MetLifePNC ,Financial,ADP,Aetna,CME Group,BB&T,Cigna,The Travelers。
生技醫藥:
J&J,Pfizer,Merck&Co,Amgen,AbbVie,Medtronic,Bristol-Myers Squibb,Abbott Labs,Celgene,Gilead,Walgreens Boots Alliance,CVS Health Corp,Biogen Inc,Allergan,Eli Lilly,Thermo Fisher Scientific,Regeneron Pharma,Stryker,express scripts,Anthem Inc,Becton Dickinson。
食品飲料與消費:
Procter&Gamble,Wal-Mart Stores,General Mills,Coca-Cola,PepsiCo,Philip Morris,Altria,kraft heinz,Costco,Mondelez,McDonald’s,Nike,Starbucks,Kimberly-Clark,Target,TJX,Colgate-Palmolive,Reynolds American。
能源:
Exxon Mobil,Chevron Corporation,NextEra Energy,Occidental,Schlumberger,ConocoPhillips,EOG Resources,Duke Energy,Southern,Dominion Resources,Halliburton,Kinder Morgan,Phillips 66,Anadarko Petroleum。
工業:
General Electric,Caterpillar,Emerson,Boeing,General Dynamics,Raytheon,Northrop Grumman,Illinois Tool Works,Lockheed Martin,United Technologies,Danaher。
其它:
Monsanto,FedEx,Delta Air Lines,Applied Materials,Marsh&McLennan,LyondellBasell Industries,Public Storage,Carnival,Johnson Controls,Time Warner,Honeywell,3M,American Tower,Ford Motor,Fox Inc,Twenty-First Century Fox A,Lowe’s,Dow Chemical,DuPont,General Motors,Simon Property,Charter Communications,Accenture,Union Pacific,United Parcel Service,Home Depot,AT&T,Verizon,Comcast,Walt Disney。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