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訂閱.....Email訂閱 ........

2016年12月11日

致富要思考的三件事 -- 原來錢是這樣賺的(二十七)

要研究如何致富,富比世富豪清單是一個非常有價值資訊。只要把富比世所有富豪發跡過程研究一遍,稍微理解所處的歴史背景,逐一把這些富豪的關鍵思維整理成一個通則。畢竟歴史是一個好老師,很多祕訣都藏在裡面。如果去除那些靠玩轉政治權力獲得的財富,如金融,地產,或靠國家發展前那些官商特權分配的部分傳統行業,和只有金融菁英可以管理的對沖基金,去除這些富豪,我稍微整理成通則,其實富豪就只有三種致富方法。



致富思考一:把困難變財富....

從親身經歷的困難開始發想,是創造財富的起頭瑞典富豪Bertil Hult就是一個例子。Bertil Hult天生有閱讀障礙,被迫退學後,從瑞典遊走到英國,結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學好了英文,這段從痛苦學習到海闊天空的經驗,讓他發現學習語言的最佳方法,就是出國到當地,從環境到文化的衝擊,才是學習語言最有效的方式。於是他創辦語言學校,現今叫"英孚教育",EF Education First,專職出國學習英文,這就是第一個海外遊學的概念,目前Bertil Hult名列富比世富豪第360名。


瑞典富豪案例可以發現,創富其實是從親身經歷的困難開始發想,試著把遇到的困難用系統的方式解決,換取財富的過程。至於為何要"親身經歷"??原因在於因為"親生經歷",才可以確保這困難確實是真實存在,而不是自己空幻想。其它案例還有如,Kevin Plank,他發現運動員常常因為訓練大量排汗,運動服常常被汗水浸透變得笨重,於是想辦法發展機能衣,來解決這問題,便創辦Under Armour。Michael Bloomberg,他發現交易員常常需要反覆計算債卷的一些數值,非常麻煩繁瑣,於是乾脆出了一個特製終端機,來解決這位問題,便創辦彭博資訊金融公司。


Larry Page覺得網路資料難以蒐集,現有的工具難以滿足,於是發明一套有效的演算法,在網路蒐集資料,便創辦google。Dietmar Hopp發現大多數公司的資料處理作業,有極高的相同或類似程度,除了在進銷儲存的基本功能上,都大致相同,於是創辦SAP。Michael Dell發現本地的一些電腦批發商接手的PC機無法及時出售,而另一方面用戶又無法得到他們所希望配置的電腦,於是發展直銷電腦模式,創辦Dell。Amancio Ortegaz發現一般人買衣服時,喜歡追求新貨感,常常反覆來店,於是乾脆直接改變供應鏈方式,提供快速多款式,這就是ZARA,快時尚。


另外一點很有趣的是,這些富豪多數是在自己"本業"遇到的困難開始發想,也就是說它們很少跨領域。譬如,NIKE和Under Armour的創辦人本身就是運動員,彭博資訊和PAYPAL創辦人本身就從事金融業,GOOGLE,SAP,Salesforce,創辦人本身從事網路軟體業。FedEx創辦人本身曾經是海軍陸戰隊員,有機會觀摩軍事物流系統。Starbucks創辦人本身就從事咖啡業。Inditex創辦人本身從事服飾業。這其實暗示著,創富最好是從"自己的專業"開始,因為你在這行業累積經驗,洞察力才精準,遇到的困難有沒有價值絕對比外行人清楚



致富思考二:卡位新通路....

致富,不一定要發明新產品,如果能第一時間卡住新崛起的"通路"也是可以,譬如即時通訊LINE,就是這樣做。即時通訊傳訊息,這早就有"電腦版本",叫MSN,是屬於微軟公司,早些年大家都是在電腦上面加朋友,傳訊息。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明普及,LINE第一時間就在手機上弄個APP,和MSN同樣功能,加朋友和傳訊息,瞬間就取代了MSN。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流行,形成了一個新通路,LINE剛好第一時間卡住通路。這案例告訴我們,你不用發明任何新東西,只要能第一時間卡住"新通路",做和前人一樣的東西,也能致富


新通路形式有很多,如網路,電腦,智慧型手機,社交網站,APP Store....等等。這些通路的出現,你只要第一時間卡住通路,就有機會致富。如網路剛出現時,第一時間很多公司卡住了通路,出現了亞馬遜,影音網站,音樂 ...等等公司。其實,網路很多公司做的東西,和實體行業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把東西拿來網路做,純粹只是通路的轉移。



致富思考三:套利與山寨....

說到套利,奧地利的億萬富翁Dietrich Mateschitz就是一個例子。Dietrich Mateschitz原本是一位肥皂銷售員,一次到泰國出差,同事給他喝了提神飲料,發現效果奇佳,他驚為天人,趕緊和這飲料的創辦人Chaleo Yoovidhya談合夥,把飲料稍作改良,之後推廣到歐洲,這家公司就是Red Bull,紅牛飲料公司,這讓Dietrich Mateschitz名列富比世排行第73名。你可以想像,有多少人喝過這飲料,但卻沒有像Dietrich Mateschitz這樣有商業頭腦,知道這飲料的潛力,趕緊抓住這套利機會。


從Dietrich Mateschitz案例可以發現,很多億萬富翁並不是發明家,但是它們都抓住了套利的機會,把已經確定會賺錢的東西,複製到自己國家因而致富。案例還有星巴克的Howard Schultz,他出差到歐洲,發現當地休閒式咖啡,未來前景無限,趕緊複製到美國,而後行銷到全球。賭王Sheldon Adelson,他到義大利尼斯旅行,被威尼斯水都吸引,乾脆把整個威尼斯搬到賭場,在美國的內華達沙漠成立威尼斯人渡假中心。不只這樣,更多網路公司都是山寨而來,如中國的Google就是百度,中國的LINE或whatsapp就是騰訊,中國的亞馬遜就是阿里巴巴,其實,世界各國都出現各式各樣的網路公司山寨版,把已經確定會賺錢的東西,複製到自己國家也會致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