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訂閱.....Email訂閱 ........

2019年11月15日

創新醫材研發公司 -- 台生材(6649.TW)

最近,又一家高階創新醫材公司IPO,台生材,來簡單理解一下這家醫材公司。


台生材(6649.TW),這家公司聚焦於高階植入式醫療器材產品研發,根據團隊長期與醫師合作之經驗與默契,共同與臨床醫師發掘手術時之未被滿足且有經濟價值的需求,再透過團隊長期累積的轉譯研究與開發產品的豐富經驗,整合國內外醫療本業或異業的技術與製造能量,將產品由概念端推向商品化,藉由完成產品的臨床試驗、功能及安全性測試,通過各國法規單位認證後上市,產品取得上市許可後將透過初期之市場行銷佈局,驗證產品技術之臨床與商業價值,後續與國際品牌大廠之通路合作行銷或將產品授權給國際品牌大廠創造商品技術之最大市場價值及公司最大獲利。


台生材目前開發中的主要產品包括泡沫式人工腦膜產品、腦中風血栓負壓移除導管系統及治療早期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再生產品等三項利基產品項目。而子公司,"台快製",主要提供醫療器材廠商提供快速試製原型服務,以協助廠商有效率合作研究及具有機密保障的可行性研究、試驗、原型件開發、及測試等工作,並可提供在醫療器材專業技術之產品定義、設計管制文件準備及相關所需法規服務,以符合醫療品質系統的完整專業服務。


台生材的商業模式就是母公司提供創新醫材研發,子公司"台快製",提供製造與打樣服務。這商業模式跟台股另一家創新醫材公司,益安,一模一樣。益安提供創新醫材研發,它的子公司,達亞,提供製造服務


根據Market and Markets(2015)發表的報告,全球組織修復市場市值預計在 2019年將達到147億美元,並在 2014到2019年期間以 7.5%的高年均複合增長率成長。過去人工合成材料早期在此組織修復領域佔有較高的市佔率,但是近年來已逐漸被生物相容性較佳的生物組織來源之生醫材料取代,台生材所開發之生物來源膠原蛋白材質人工腦膜替代材料為一典型的軟組織修復醫材,人工腦膜修補在歐美市場逐年增加,依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10)資料指出光是在美國和歐盟每年就進行大約超過40萬個神經外科開腦手術,僅在美國執行的神經外科手術一年就大約22萬5千個病例,由於進行腦部手術時即有需求要去修補腦膜,因此,腦膜替代材料的市場規模在美國估計約為1.1億美元,其中70%為腦膜修補應用,是一個已經存在的利基市場


目前腦神經外科手術主要以膜狀的腦膜替代產品為主,該形式產品主要針對修補步驟複雜耗時或是移位沉陷等臨床問題去切入市場,但是並沒辦法解決或預防術後腦脊髓液外流的問題,造成需搭配使用生物膠來防漏,增加手術複雜度及成本,因此,兼具腦膜替代物及防漏功能的下一世代人工腦膜產品有迫切發展之需求。


腦神經內外科的醫療耗材市場並不是一 個大宗的品項,但卻是一個高技術門檻障礙的區塊,由於進入門檻高,相對地廠家投入數較少,競爭相較其他領域不激烈,其又具備手術單價高的潛在優勢。Grand View Research (2015)研究報告中表示2015 年全球神經外科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為16.2 億美元,預估2024年將可成長至29.2億美元,此期間之複合年成長率約 6.2%。其中又以腦中風疾病的治療最被重視,依據世界腦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統計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衍生出的腦中風以10.7%位居全球致死率第二高的疾病,估計全球每年有620萬人死於此疾病。在美國,每年有795,000 人發生腦中風,其中610,000人為第一次腦中風。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2017)指出美國在2016-2017年因中風產生的治療費用、後續的照護費用以及生產力損失所造成的直接與間接成本就高達340億美金。


在腦中風的患者中,可分為出血性中風(Hemorrhagic stroke)或缺血性中風 (Ischemic stroke),其中缺血性中風占據中風成因高達87%。針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如能在發生栓塞的六小時內,以導管手術於動脈內取出堵塞的血栓之介入性治療,為現今臨床公認之最有效且無後遺症的治療方式。因此,以導管手術進行腦血管栓塞性腦中風取栓治療,為神經內外科所共同認同具備低侵入性、 恢復快及後遺症低之治療方法,為治療腦中風疾病未來之重要發展趨勢。


在高齡化的社會結構提早到來與全球肥胖率的不斷增長,將造成膝蓋退化性關節炎人口比例不斷增加及有趨於年輕化的趨勢,單在美國就有兩千萬人受退化性關節炎所擾,由於行動力受到影響導致生產力流失,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將超過一千億美金,為美國最主要的生產力流失原因之一。直至 2013 年,每年花費在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保險醫療費用超過270億,前期主要治療方式包括施用止痛藥、營養調整與規律的運動計畫,但這些治療方式對退化性關節炎都沒有顯著的療效,多數病患最終都必須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而在此之前病患多已服用平均長達13年的止痛藥,產生一些其他慢性病的副作用及醫療支出。因此,如何在退化性關節炎早期便能有效修復受損關節,將成為此疾病之治療未來發展之重要關鍵技術及迫切發展趨勢。

台生材目前產品與競爭如下:


泡沫式人工腦膜產品:

台生材,根據腦神經外科醫師開腦手術時的臨床實際需求,開發一創新泡沫式的人工腦膜應用於修補腦膜缺損損傷。此產品的形式與使用方法顛覆過去以塊狀或薄膜狀固體之多孔隙生醫材料形式,為一創新形式的生醫材料產 品。


泡沫式人工腦膜產品利用高壓氣體與膠原蛋白混和後產生高孔隙率之泡沫膠體,具備初期流動性、接觸體溫後成膠為固態膠體與質量輕不易壓迫腦組織等優點,此外,其手術操作便利迅速並可解決傳統片狀縫合式或片狀覆蓋式產品之修補技術費時費力,並同時降低並解決目前人工腦膜產品術後腦 脊液滲漏風險。


關鍵技術係利用壓力之物理變化的方式,調控膠原蛋白的成膠性質不須添加化學添加劑,可達成過去生醫材料研究者所未能突破之具備安全、無化學添加劑及可流動塗佈及接觸體溫凝固成膠之生醫水膠。 目前主要是應用於腦神經外科手術腦膜之修補,將不需複雜且耗時的縫合手術,也沒有植入物位移的問題,並可密封防止腦脊髓液外漏,以解決現有市 售產品之不便與缺點,具備更高的方便性及有效性,大幅度降低腦外科手術 的時間及縫合風險。


目前市場上人工腦膜產品除了應用於腦組織修復,在脊髓硬脊膜修復領域亦為未來市場發展的趨勢之一。人工腦膜主要領導廠商有Integra(佔37.7%)、B. Braun Aesculap(佔24.2%)、W.L.Gore和J&J(through subsidiary Codman)(佔6.5%)等公司,其中市場上主要競爭者為以Integra的DuraGen產品屬於非縫合覆蓋式人工腦膜,其他主要的非縫合覆蓋式產品包括Tissu-dura(Baxter International)和Dura-Matrix 34 (Collagen Matrix Inc. );而開發可縫合性人工腦膜的公司,其中市占率高的公司為B-Braun、Cook Biotech、DePuy Synthes、DSM 及 Medtronics。


腦中風血栓負壓移除導管系統:

台生材所開發的腦中風血栓負壓移除導管系統,包括腦血管栓塞血塊吸引移除幫浦系統及導引腦部血管手術之鎳鈦導絲兩大項產品。在腦血管栓塞血塊吸引移除幫浦系統方面,台生材已完成第一代血塊移除幫浦原型開發、 功效測試及生物相容性測試等相關產品開發工作,並已於107年7月取得美國 FDA510(K)上市許可,將與美國策略合作夥伴公司整合其導管系統於美國市場進行銷售販賣,並同時展開全球各區域之產品認證及商業推廣布局。

目前市場上主要的血塊吸引移除系統 (Aspiration system)之供應商僅有Penumbra公司。Penumbra所開發的系統主要幫浦(pump)、導管(catheter)、吸引管線(aspiration tubing)與收集瓶(canister)組成, 其中幫浦為重複使用非拋棄式產品,導管、吸引管線與收集瓶為一次性使用 之耗材為一高單價利基之產品系統。


腦部導管手術引導導管之鎳鈦導絲:

在鎳鈦導絲產品方面,台生材將依臨床醫師之創新設計需求,開發可更深入並 到達更微細腦血管之創新導絲,目前已完成產品設計及原型開發與測試,於完成後將進行後續產品試製及送件所需相關產品測試之開發工作


目前主要市場競爭者包括Stryker、Asahi、MicroVention及 Medtronic。市場上價位最高的鎳鈦合金導絲產品為Stryker所開發的Synchro 2,兼強調良好的 torque control 與 flexibility 之操作性,其餘臨床上較常見的產品則為Asahi 的CHIKAI系列,產品價格差異頗大,類似CHIKAI 產品一般在 100 美元以下,而Synchro 2高達675美元, 造成價差主要之原因在於操作功能性,Synchro 2由於操作性佳,可到達一般導絲所無法達到的深部腦血管堵塞區域,為腦中風市場之領先品牌。


治療早期退化性關節炎組織修復再生:

台生材所開發的組織修復再生產品,係以酵素部份溶釋軟骨基質的觀念應用在的早期退化性關節炎治療上,以自體組織處理方式治療早期退化性關節炎,為完成臨床治療之目的,將開發酵素組織的手術器械及套件,將患處的軟骨組織於手術房中取出體外,在手術檯上以酵素組織處理之套件,將退化性關節炎軟骨組織進行酵素處理,使細胞基質部分被溶解,其後再將酵素清洗移除,再植回原來受損的患處,由於組織處理後的軟骨細胞將可在鬆散的組織間質中增生,並分泌新的軟骨基質,於體內修復再生軟骨組織。這產品技術為一創新之醫療器材產品,手術器械及相關套件將開發為可拋棄式一 次性使用方式,台生材目前已在動物實驗上完成預期臨床應用之功效驗證及設計開發階段之產品開發工作。


目前主要市場競爭者包括Genzyme,Arthrex,Exactech/博晟。

由於關節軟骨是人體損傷後自行修補與癒合能力很差的組織之一,一旦面臨組織缺損時,在不切除關節面置換人工關節的前提下,對於軟骨缺損再生修復之治療,臨床上仍主張以病患之自體組織修復手術為主。目前,臨床有效的自體修復或移植手術包括微骨折手術(Microfracture)或馬賽克彌補法 (Mosaic pasty procedure)。


現今另一種著名的自體軟骨組織修復的方法,為利用組織工程體外放大培養的細胞治療方式,該技術為瑞典Mats Brittberg團隊所發展出來,此方法稱之為自體軟骨細胞移植(Autologous chondrocyte implantation, ACI),為取自病患關節不受應力關節面的軟骨層組織,將自體軟骨切碎,以酵素將軟骨基質完全分解溶出細胞後,將細胞在體外培養五週, 使細胞量增殖到 2×106-5×106 cells/ml 的濃度,於軟骨缺陷的部位以縫線縫補 上一層由脛骨擷取之自體骨膜後,以注射的方式將體外培養增殖的細胞注射到軟骨缺陷內,讓培養的細胞在其中生長並修復軟骨缺陷。此方法目前美國 FDA已核准Genzyme Biosurgery (Cambridge, MA, USA)公司臨床應用,於美國已經有超過 10,000 個病例,病患需負擔高達二萬美金以上的費用。


美國人工關節公司Exactech由工研院技轉技術,係針對運動傷害或是意外傷害所造成的軟骨損傷,強調組織不需離開手術房外進行體外放大培養,而是以一次手術完成治療的概念,於手術過程中,將取自患部少量不受力處的健康軟骨切碎,浸泡於酵素溶液中,讓軟骨細胞部分游離出來,再將組織處理後的軟骨碎塊裝填於人工載體中,與人工載體共同植入缺損部位修補缺損關節軟骨,此技術目前由已由博晟股份有限公司購併Exactech所成立台灣子公司執行後續人體臨床試驗與推廣。此技術的臨床適應症為運動傷害或因意外所造 成的軟骨缺損,需使用健康的軟骨組織進行修補。


台生材,這創新醫材公司才IPO不久,目前是虧損狀態,未來數據還有待考驗。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