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簡單理解一下矽晶圓公司,環球晶。矽晶圓是半導體主要的材料之一,環球晶最近在併購德國的Siltronic AG。併購完成後,環球晶會躍居全球二大矽晶圓,僅次於日本的Shin-Etsu。不過,依照環球晶的野心,應該不久後就會躍居全球第一。
半導體產業隨著整體半導體的垂直分工整合的趨勢演進,依製造流程可區分為上游之IC設計公司(IC Design)與矽晶圓製造公司,由IC設計公司依客戶的需求設計出電路圖,矽晶圓製造公司則以多晶矽為原料製造出矽晶圓;中游之IC晶圓製造廠(IC Manufacturing and Foundry)則依IC設計公司設計好之電路圖在矽晶圓製造公司製造好的晶圓上,以光罩印上電路基本圖樣,再以氧化、擴散、 CVD、蝕刻、離子植入等方法,將電路及電路上的元件,在晶圓上製作出來;而完成後之晶圓再送往下游之IC封裝、測試廠(IC Assembly and Testing),將加工完成的晶圓,經切割過後的晶粒,以塑膠、陶瓷或金屬包覆,保護晶粒以免受汙染且易於裝配,並達成晶片與電子系統的電性連接與散熱效果,最後進行IC功能、 電性與散熱等測試。
矽晶圓為目前製作積體電路之基底材料,其原始材料「矽」,是地殼表面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二氧化矽礦石,經由電弧爐提煉、鹽酸氯化及蒸餾處理後,製成高純度的多晶矽,其純度要求達99.999999999%。矽晶圓製造廠將此多晶矽加熱融解,並於熔融液摻入一小粒的矽晶體晶種,將其緩慢地拉出成形,讓多晶矽被拉成不同直徑大小的單晶矽晶棒,因矽晶棒是由一顆小晶粒在熔融態的矽原料中逐漸生成,此過程稱為「長晶」。矽晶棒再經過切割、研磨、拋光、切片等加工製程,即可成為積體電路產業之重要原料-「矽晶圓」。每塊數英吋直徑大小的空白矽晶圓, 經過複雜的化學和電子製程後,可佈設多層精細的電子電路,而依面積大小有3吋、 4吋、5吋、6吋、8吋及12吋(直徑)等規格之分,這些矽晶圓經送至晶圓廠內製造晶片電路後,再經切割、測試、封裝等程序,即成為市面上一顆顆的IC。
目前半導體產業所使用之矽晶圓材料,依其製程設計和產品差異主要分為拋光晶圓(polished wafer)、退火晶圓(argon anneal wafer)及磊晶晶圓(epitaxial wafer) 三種,其均由高純度電子級多晶矽經由長晶(crystal pulling)、切片(slicing)、磨 邊(beveling)、磨面(lapping)、蝕刻(etching)、拋光(polishing)、清洗(cleaning) 等步驟,而生成一符合電性、表面物性、雜質標準等規格的拋光晶圓,拋光晶圓如果再經由化學氣相沉積反應,成長一層不同電阻率的單晶薄膜,就成為磊晶晶圓, 由於磊晶晶圓擁有更佳的表面特性,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分離式元件及高性能積體電路。
半導體晶圓產業因資本與技術高度密集,對於其他競爭者而言有相當難度之進入門檻,環球晶近年來藉由併購Topsil及SunEdison及設備擴充成為全球第三大晶圓供應商,營運已達經濟規模,產品製程技術亦取得國際大廠之信賴及品質認證。
環球晶,近5年ROE為29%,31%,35%,21%,6%。毛利率為37%,39%,38%,26%,22%。資產負債率為53%,53%,52%,52%,74%。2020年銷售區域以內銷佔19.4%,亞洲佔50.3%,美洲13.1%,其它17.2%。由於目前前五大矽晶圓製造商以記憶體等標準應用為主,競爭激烈且擠壓獲利空間,環球晶不僅可提供客戶3~12 吋全系列矽晶圓產品及全製程(拉晶、切片、研磨、拋光、清洗、退火、磊晶等)之服務,並聚焦於車用及電源設備應用等利基型市場,亦投入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領域,開拓快速充電、電動車等新藍海。
依據同業公布財報數字推估,環球晶之出貨佔世界矽晶圓製造商之15~20%, 排名第三;矽晶圓產業有集中化及整合之趨勢,前五大廠商合計市佔率超過90%, 而前五大排名分別為日本信越(Shin-Etsu)、日本 Sumco、台灣環球晶GWC、德國Siltronic AG、及韓國SK Siltron。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