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家公司,台塑(台灣股市),台灣最大的綜合塑化企業
台塑企業是由王永慶創辦的,它國小畢業就開始它的創業故事也是大家都知道,從開辦米廠開始一路做到石化王國,從白手起家變成台灣首富,也名列在富比士排行,它就是早期成功台灣企業家的典範,刻苦耐勞,做人一流,從不討人家的便宜,如果你還有記憶的話,它曾經因為其子女創辦科技業讓買股票的人虧損而開罵,他說:別人買你家的股票就是相信你的經營能力,千萬不要讓投資人虧損,所以現在很少企業家會如此做,王永慶終身自律嚴謹,而且少有朋友,終身將心力放在企業經營之上,同樣是石化業,台塑的績效就是特別好,不愧為經營之神,王永慶不僅自己成功,而且在中國和台灣創辦醫院,幫助原住民免費讓她們讀護校,我有很多原著名朋友都是它的受益者,它也間接了改善了它們的命運,除了公益事業,它傳承給子女也創造了不可思議得成果,像王雪紅連續創辦了HTC和威盛這兩家科技公司,當過兩次台灣的股王,也創下了前所未有的歷史,對台灣有很大的貢獻,最終它還把這一切的成功歸諸於上天的恩典,是不折不扣的大企業家,會長留在歷史上....
我以前打工的時候其實就接觸過台塑的產品,時常跟看管原料的同事聊天,他說他們家的原料幾乎都是台塑的,價格公道服務好,用了很多年都沒換過.塑化的上下游供應鏈其實很簡單,最上游就是石油,這不用說一定是中東進口來台灣的,經過一些特殊的處理,石油的煉解可以分為很多化學基本原料,如乙烯,汽油等等,這其實在台灣也有一家在做,也是台塑集團的台塑化,台化再做,接下來就是依照終端產品來做一些在處理工作,如PVC,聚氯乙烯, 亞克力棉...等,這些實際就是塑化終端產品的上游,也就是我打工時會進料的原料,最後就是製造一些民生的商品,如垃圾袋,地磚,運動鞋,雨衣,PCB電子材料,衛生用品.....等,在台灣由於科技業發達,所以很多電子業的石化材料也都是台塑做的,所以台塑就跟台灣人息息相關.
台塑的產品有很多,如果細分的話可以分為
(1)石化塑膠原料產品:聚氯乙烯、液碱、片碱、粒碱、液氯、鹽酸、氯乙烯、二氯乙烷、塑膠改質劑、氟氯烴化物、氫氟酸、加工助劑、聚縮醛樹脂、鋰電池電解質(六氟磷酸鋰)、三氟化氮(NF3)、液氨(NH3)、丙烯酸及其酯類、高吸水性樹脂、正丁醇、異丁醛、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醋酸乙烯酯、低密度聚乙烯、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石臘、乙腈、丙烯腈、環氧氯丙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第三丁基醚、1-丁烯、聚丙烯。
(2)人造纖維產品:台麗朗棉束、台麗朗切棉、台麗朗毛條、碳素纖維。
(3)塑膠加工產品:購物袋、垃圾袋、市場袋、拉繩清潔袋、耐熱袋、矽晶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EVA 封裝膜。
(4)電子控制系統:分散式控制系統(DCS)製程電腦、自動化倉儲管理系統及物流控制系統。
(5)其他產品:碳酸鈣、石灰、台鈣劑、輕膠鈣、優鈣劑、奈米複合膠粒。
它在台灣產品的市佔率也很多是第1,如PVC 粉:57%。液碱:73%。台麗朗棉:41%。丙烯酸酯:81%。碳素纖維:85%。高吸水性樹脂:77%。正丁醇:87%。高密度聚乙烯:59%。低密度聚乙烯:9%。聚乙烯醋酸乙烯酯:21%。線性低密度聚乙烯:42%。丙烯腈:39%。甲基第三丁基醚:20%。甲基丙烯酸甲酯:25%。環氧氯丙烷:58%。聚丙烯:30%。如果依照事業群跟營收比重來排序的話,可以分為下列事業群,台塑核心的事業群還是塑膠和聚烯事業群,佔56%:
下面是塑化目前的產業之現況與發展及台塑產品之各種發展趨勢及競爭情形:
.
(1)PVC(聚氯乙烯):99 年中國雖大力抑制房地產、通膨等多項措施,但99 年中國PVC 需求仍增長迅速,由98 年的1,054 萬公噸增加到1,237 萬公噸,台塑出口大陸的PVC 粉亦達33.3 萬噸(佔總出口量的46%),印度方面亦因經濟的起飛及11 億人口的廣大市場,加上房地產及基礎工業、農業灌溉用水管的增長,每年PVC 成長在10%左右,99 年的需求約190 萬噸,但其國內的產量約只有110 萬噸左右,每年進口量達約80 萬噸,98年台塑出口印度的PVC 粉亦達19 萬噸(佔總出口量的25%),99 年23.5 萬噸(佔總出口量的32%)。中國PVC市場雖仍維持大幅成長,惟仍有產能過剩問題存在,99年中國PVC 產能達2,076 萬噸,其中82%之生產採用電石乙炔法,但因耗能及污染大,故中國政府逐漸取消電價優惠,且大陸煤、電價格不斷提升下,使得電石法PVC成本優勢不再,故整年之開工率僅約52%,再加上人民幣大幅升值影響,致中國PVC 的外銷競爭力大幅減少,然美國卻挾其天然氣價格低廉,PVC 成本低的優勢大量出口至世界各地,對全球PVC 市場形成嚴重衝擊。亞洲PVC 產業的未來取決於中國政府的政策調控。印度市場是另一極具潛力的新興市場,目前僅有韓國的LG、韓華、台灣的台塑、大洋四家公司免反傾銷稅,其餘國家的PVC 製造商須付出10~120 美元/公噸不等之反傾銷稅,台塑出口印度相對有利,將持續擴大出口印度市場。未來除以上兩大市場外,亦將持續開發土耳其、蘇聯、烏克蘭及非洲等潛力國家以分散市場風險。
(2)液咸.:99 年液咸市場受國際景氣明顯復甦影響,液咸價格呈現緩慢成長趨勢。液咸屬民生基礎工業原料,受惠液咸下游需求產業如氧化鋁、紙漿等價格已回至金融海嘯前的水準,液咸提運量相對穩定,同時新興國家如中國及印度等經濟崛起,此亦刺激當地液.的需求量,而亞洲其他國家如台灣、韓國等,由於相關電子產業如晶圓代工、面板、LED 及DRAM 等產業蓬勃發展,連帶提高液.的耗用量。去年亞洲液.價格受韓國韓華石化於二月完成液.擴建15 萬乾噸及年中歐洲債信危機影響,價格成長幅度緩慢,但隨著需求逐漸增溫及歐債危機逐漸解除影響,液.市場已恢復正常動能成長中。由於印度於去年五月已重啟對台灣進口的燒.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台塑繼續出口至該地趨於不利,已拓展液咸產品其他出路如增加銷售至澳洲非鋁業市場等,以穩定生產。由於去年台灣液咸.進口量已由原一般的5 萬乾噸攀升至8 萬乾噸,在2011 年ECFA 正式生效後,台灣的液咸關稅將由原2.5%降至0%,預期在零關稅的效應下,台灣液咸.進口量將可能持續增加,為避免因進口量增加而影響國內市場佔有率,現已採擴大國內市場銷售因應。
(3)台麗朗棉(亞克力棉):99 年上半年大陸地區受主要原料丙烯.大漲,下游無法轉嫁反應成本,亞克力棉的需求下滑。第二季末起因伊朗地區受聯合國安理會及歐盟制裁,金流管道受阻,已建立良好口碑之粗纖出口伊朗嚴重受限,外銷量大幅減少,但第四季因棉價高漲及天候異常低溫冬季毛衣製造需求提升,故達到全產全銷且順勢消化庫存,並將持續提升台麗朗棉的市佔率及品牌形象。
(4)丙烯酸酯(AE):99 年大陸經濟仍大幅度成長,促使加工產業及建築工業蓬勃發展,由丙烯酸酯轉製而成之各種黏膠樹脂、塗料、防水膠、高吸水性樹脂、紡織漿料、水處理劑及紫外線乾膜樹脂等需求量也因此大幅度增加。從92 年起大陸業者如雨後春筍般一窩蜂地興建丙烯酸酯廠,使得大陸丙烯酸年設計產能由13.8 萬噸急速增加到99 年之112 萬噸,嚴重供過於求,100 年大陸同行亦將有諸多新產能投產,將提升至152 萬噸,但大陸丙烯酸酯需求預估仍能維持每年5%以上之成長。100年全球丙烯酸年設計產能為558 萬噸,且歐美同行大多於99 年完成大型歲修或將故障修復,100 年丙烯酸酯業者將面臨供過於求的一年,台塑將因應市場需求及妥善即時配置生產較高利潤之酯類,以增加大陸丙烯酸酯之銷售,除維持台灣市場之高佔有率外並防止大陸丙烯酸酯業者因ECFA 簽訂後零關稅之傾銷,另努力拓展海外新興國家市場,如印度、中東、土耳其、巴西等以確保銷售並分散風險。
(5)碳素纖維:99 上半年因仍受金融風暴及歐債事件的影響,致使碳纖維製品主要接單市場之歐美地區需求持續低迷;下半年係大陸碳纖維運動器材及土木補強市場需求快速成長,以及台塑積極拓銷、品質改善及與下游客戶合作開發新產品等策略,銷售量大幅增加,亦趁勢搶佔市場。另在航太產業方面,因波音B787 經七度延後試飛時程,雖已於98 年底成功完成首次試飛,但後續陸續發生引擎起火及電子線路問題。原訂於100 年2月開始交機的原訂行程,也再度延遲到100 年9 月方能交機進行商業飛行,但因為使用碳纖複材減重為航太業共通之趨勢,故航太產業之碳纖維需求情況仍相當強勁。99 年下半年碳纖維廠陸續開出的產能有中國藍星集團之2,450 公噸、HEXCEL 之3,130 公噸、中復神鷹之2,000 公噸、台塑1,300 公噸及其他3,200 公噸,總產能增加高達12,080 公噸,而100 年及101 年全球將計劃完成年產5,900 公噸之擴建,如需有效去化碳纖維供應量,仍得依靠大型機件產業之需求,尤其是汽車產業,在產品輕量化及節能減排的議題持續發酵下,電動車運用碳纖維複合材料進行設計已逐漸被接受,其他如船舶、高壓氣瓶、風力發電葉片等產業應用,更因碳纖維質輕及強度高之特性而用量漸增,未來碳纖維的市場需求量可期。
(6)高吸水性樹脂(SAP):SAP 主要用於嬰兒紙尿褲、成人紙尿褲及女性生理用品,雖西歐、紐澳及東北亞地區嬰兒出生率逐年下滑,但因銀髮族失禁用品使用人口日增,因此SAP 需求穩定微幅成長。另一方面,中東、東歐、拉丁美洲、非洲、東南亞、南亞、中國及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紙尿褲普及率仍偏低,隨著國民所得增加,新興國家SAP 需求成長超過預期,下游紙尿褲客戶自98年開始購置新紙尿褲設備,以致99 年SAP 呈現供不應求現象。預估100 年全球年用量約170 萬公噸,且隨著全球紙尿褲普及率成長,市場預估101 年SAP 年需求成長率為5~8%。100 年全球產能約210 萬公噸,各廠商全球市場佔有率:日觸為22.6%、BASF 19.2%、EVONIK 為19.3%,其次為SAN-DIA 佔12.7%及住友佔9.1%, LG 為4.8%而本公司為3.8%。
(7)正丁醇:正丁醇主用於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與乙二醇丁醚等各類樹脂與溶劑等,100 年因原料價格高價整理與遠洋進口正丁醇數量縮減,推升東亞正丁醇備貨需求與市場行情。大陸地區為主要正丁醇進口區域,99 年大陸進口數量增加13.6 萬噸達62 萬噸/年,預估100 年大陸總需求約108 萬噸/年,較99 年成長高達13%。大陸地區雖具新產能投產,台塑仍藉由地理位置與ECFA關稅減免等優勢,持穩銷售既有通路,以提高產能利用率並降低固定成本分攤,並充分達成本公司正丁醇與丙烯酸丁酯垂直整合優勢,提升產品競爭力;此外,積極開發亞洲其他市場,增加銷售機會與分散銷售市場。
(8)聚乙烯(PE):99 年全球經濟籠罩在歐洲債務危機的陰影中,加上中東新擴建陸續開出及美國低價能源的影響,市場預期ㄧ般性PE 情況並不看好,使PE 市場價格有偏弱現象,上半年因中東新增產能開車不順,使得PE供給不足,市場行情向上,PE 與乙烯價差維持一定獲利,下半年隨中東產能逐漸開出,原油價格上升,推升乙烯價格,壓縮PE 獲利空間,幸賴EVA 產品因大陸及印度市場需求增加,太陽能產業用途增加及新增產能少,供需失衡使得EVA 價格ㄧ路攀升,99 年獲利再創新高,展望100 年度,預期全球經濟緩和復甦趨勢下,但能源價格相對於99 年度會有較大幅度增加,致乙烯原料價格會上升,對PE 的營運在乙烯高價位下,會稍略不利,但因新增產能不大,且度過99 年度供給過剩的調整期,預期對100 年度營運影響有限。
(9)丙烯.(AN):AN 主要用途為亞克力棉及ABS 產品,99年受惠於棉花和羊毛價格因供應短缺而大漲,亞克力棉始終維持穩定的需求;另隨著全球經濟情勢的好轉,亞洲新興國家國民所得大幅提高,在家電、汽車、通訊等產品需求的帶動下,ABS 需求快速成長,99 年全球AN需求成長率約為6.8%。供應方面,由於94~98 年間歐美共關閉了合計產能達30.2 萬噸/年的老舊AN 生產廠,到了99 年又因AN 生產廠計劃性停車歲修和意外事故頻傳,市場供應異常短缺,致AN 行情屢創歷史新高。預估100 年因比較基期已經墊高,全球AN 需求成長率將略為下修至3%~4%,供應面雖有擴建或去瓶頸等新增產能約26 萬噸/年將陸續投產,惟預期AN 產品仍望維持穩定的獲利。
(10)甲基丙烯酸甲酯(MMA):MMA 主要用於生產PMMA、鑄模板和塗料等。99 年受惠於電子產業應用的高度成長,尤以LED 電視新用途的推廣,大幅提高了導光板和PMMA粒等產品的需求,全球MMA 需求成長率高達12%。供應方面,雖99 年有新加坡住友化學及泰國Thai MMAⅡ等新產能投產,惟因下游產品需求強勁,故並未對市場造成壓力。此外,由於亞洲地區MMA 生產廠商密集進行歲修和意外事故頻傳,致使供需嚴重失衡,99 年MMA 行情自年初一路上揚至年底。預估100 年導光板產品可望維持高度成長,全球MMA 需求將成長5.5~7.0%,增加需求量約17~22 萬噸。供應方面,儘管陸續會有停工兩年多的美國Lucite 德州Beaumont 廠局部復工,和泰國PTT Asahi 新產能投產,惟預期全年供需仍將處於穩中偏緊的局面。
(11)環氧氯丙烷(ECH):99 年由於全球景氣緩步復甦,帶動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上揚,Epoxy 和ECH 需求亦隨之恢復成長,也終於擺脫了連續兩年衰退的陰霾,全球ECH 需求成長率達7.6%。而大陸ECH 生產廠商在政府嚴格執行節能減排的政策下,不得不頻頻被迫減產,則使得ECH 市場供應量並未出現失控,99 年ECH 行情即在大陸廠家產能利用率升降之間一路振盪走高。預估100年全球ECH 需求成長率約7.0%~7.4%,供應方面,由於大陸政府日益注重環境保護,在ECH 廠產能利用率仍將受限的情況下,預料市場供需仍朝良性發展,ECH 行情可望維持穩定。
(12)聚丙烯(PP):99 年台灣PP 需求量雖有8%成長,僅約56 萬噸左右,但國內三家聚丙烯業者(李長榮、台塑、台化)共生產122 萬噸,明顯供過於求,加上進口約8.9 萬噸之再生料及特殊料等,導致除了內需市場競爭益形激烈外,99 年外銷量逾76 萬噸佔總生產量之62%,主要銷往香港及中國大陸約57 萬噸佔總出口量75%,其餘則銷往東南亞、中東、印度、南非、土耳其及其他歐洲國家。中國大陸已超越美國而為世界最大的PP 消費國,99 年總需求量約1,392 萬噸,其中480 萬噸依賴進口,99 年雖然中國大陸為「抑制通膨」而採「緊縮金融」政策,但經濟成長率仍達10.3%,對PP之需求亦增加,此外,印度之需求亦急速成長,均帶動PP 產業持續發展。台塑為擴展PP 產業之營運,於大陸寧波投資興建年產45 萬噸聚丙烯廠,已於97 年5 月投產,99 年產銷量約34 萬噸(受限原料不足),目前努力開發、拓銷獲利較佳的新品別,以分散市場,並穩定製程與品質,以充份供應市場所需齊全的PP 品級,提升競爭力。
台塑的產品行銷全世界,細分來看,內銷佔銷售總值之45%,外銷佔銷售總值之55%,下面是其清單:
台塑歷經五十餘年的努力,全球佈局遍及台灣、大陸、美國等地區,跨足領域含轉投資事業包括石化、塑膠、紡織、纖維、電子、能源、運輸等多元產業,其中氯乙烯(VCM)目前年產能158 萬公噸,若含美國轉投資公司,年產能達295 萬公噸,是世界最大生產廠商,另聚氯乙烯(PVC)目前年產能為130 萬公噸,不僅是台灣最大生產廠,同時若含美國及中國大陸轉投資公司,年產能達317萬公噸,是世界最大生產廠商之一。其他如液碱、碳素纖維、特用化學品等產能亦名列世界前茅。
台塑上下游供應鏈建構完整,由台化,南亞,台塑化分別主導,沒有任何對手,它的轉投資也是非常多,不過都跟本業相關,如麥寮專用港,台朔汽車,台塑美國,台塑工業(寧波有限公司),福欣特殊鋼....等等,也持有自家公司的交叉持股,持有台塑石化29.31 %,南亞塑膠9.88%,台化3.39%.台塑的持股主要還是集團交叉持股來保護經營權,其中長庚醫療持股7.66%,台化公司持股7.6%,南亞塑膠持股4.63%,台塑石化持股2.07%.台塑的毛利率19.89%,負債占資產比率23.61,股東權益報酬率21.92(%),算是長期績優股,適合退休人士擁有.
最近比較令台塑擔憂的事主要有兩件事,一件是中東新乙烯廠及配套PE、PP 等下游廠大量開出,塑化的供給面突然增加,另一件事就是跟中國談判的結果,石化產品中五大泛用樹脂及纖維原料大部分未納入ECFA 早期收穫清單,無法同等享有關稅減免優惠,不過這些都算是小事情,長期來看都不會影響台塑,台塑的管理一流,成本控制也屬頂尖,不過還是寄望政府能加緊腳步為這些辛苦的企業服務,在商業的競爭中時間是相當重要的.
賺一塊錢不是賺,省一塊錢才是賺一塊錢
~王永慶~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