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訂閱.....Email訂閱 ........

2024年5月30日

來更新一下特殊型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世界先進(5347.TW)

來更新一下特殊型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世界先進。這家晶圓廠經營的績效還不錯。


世界先進,主要經營業務範圍為晶圓製造,在CMOS的標準製程上,開發 HV、 Logic、Mixed Mode、Discrete、NVM 等核心技術,提供客戶相關製程、產能及後段 turnkey 服務。外,持續與客戶合作開發 BCD、SOI、高壓/超高壓、 GaN、Sensor、MEMS 等製程,同時致力於提供特殊邏輯製程服務,將 zero defect 的精神深植於生產、供應鏈管理及服務流程,並以 zero defect 為最終目標以提供面板及電源管理客戶最佳的服務。而與各設計服務及矽智財公司的合作,更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製程及滿足客戶設計上的特殊需求。


世界先進公司在特殊積體電路領域,如電源管理、分離式元件、化合物半導體、顯示器驅動 IC、嵌入式記憶體與微機電感測器等製程發展專注深耕。


在終端應用的著墨上,除電視、電腦、手機外,世界先進公司持續多元布局汽車與資料中心等市場,相關電源管理 IC、功率元件與化合物半導體等製程技術均已建置完成,深獲國際大廠青睞


在電源管理 IC 產品方面,於未來幾年持續高成長。目前主要產品包含 DC/DC 直流轉直流、AC/DC 交流轉直流電源轉換器、Isolator 等,應用於資料中心、新能源汽車、中小尺寸電腦、智慧型手機、液晶電視、節能家電產品、照明設備等。


世界先進公司目前擁有五座八吋晶圓廠,分別位於台灣與新加坡。2023 年平均月產能約 27 萬 9 仟片八吋晶圓。


技術開發

在顯示器驅動 IC 的技術開發方面,包括 0.2/0.18/0.15/0.11 微米的高壓製程均已導入量產, 其於最小的元件尺寸與光罩數目縮減的同時,亦能保持元件特性以降低成本。此外,世界先進同時領先開發多種高規格製程,滿足客製化的需求,提升客戶產品競爭力,應用於超高解析度電視、手機、筆記型電腦與多項消費性電子等高階產品。此外,世界先進同時跨足新的顯示器領 域與更先進技術之開發,如電子貨架標籤(ESL)驅動 IC、彩色電子紙閱讀器(e-reader)驅動 IC 和下世代 microLED 顯示技術驅動用 IC,依據客戶需求進行新的模組(Module),讓客戶能達成巨量轉移之應用。


在電源管理產品方面,世界先進公司專注於智慧型手機、行動產業處理器(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 MIPI)介面、5G 電信設備、電動車鋰電池及高效能高壓分離式元件之技術開發。包括 0.5/0.4/0.35/0.25/0.15/0.11 微米 BCD(Bipolar-CMOS-DMOS)製程均已導入量產或進入試產階段。而第二代 0.5 微米超低導通阻值、製程精簡的超高壓(UHV)和 0.25/0.15 微米 SOI(Silicon On Insulator)製程也已完成開發,並與特定客戶完成設計定案,進行量產, 其應用包括 5G 手機與基地台等高階產品。至於第三代 0.5 微米超高壓製程則拓展其應用面向, 延伸至無刷馬達及 AC/DC 電源管理領域,提供精簡閘極控制器和高可靠度高壓元件製程,已與特定客戶完成設計定案並進行量產。此外,世界先進應用於資料中心、馬達、車用電子的高效能高壓分離式元件更具領先同業的重要開發藍圖。 


在車用電子領域方面,世界先進公司 0.4/0.25 微米 BCD 製程及 0.5/0.25 微米 SOI 製程已通過車用電子相關驗證,同時累積一定規模之出貨量,不僅製程可靠度符合世界級車用規格,亦打入國際汽車大廠供應鏈。而新一代 0.15 微米 BCD 及 SOI 製程也已開發成功及量產。此外, 應用於車用顯示面板的 0.16 微米及 0.15 微米附加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高壓製程亦導入量產。至於因應車用顯示器需求的 0.11 微米附加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高壓製程正在開發中, 預計於 2024 年完成驗證,邁入量產。世界先進公司深耕車用電子市場多年所累積的實力, 將在車用電子蓬勃發展的未來,為公司業績成長作出貢獻。 


在光學感測器製程技術方面,世界先進公司整合應用環境光和近接感測器製程特色,透過製程改善及電路設計精進,不僅協助客戶提升產品感度,並將產品擴展至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螢幕屏下光學感測器。另外,在熱影像感測器製程技術方面,除了已有的短波長紅外線製程技術已穩定量產外,2023 年更將製程技術提升到長波長紅外線(Long-Wave Infrared, LWIR) 感測,進而協助客戶開發出更高解析度熱影像感測產品,應用延伸至家電及工業應用領域。 在微機電(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MEMS)感測器製程技術方面,世界先進公司致力於精進晶圓級微機電與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CMOS)感測器製程技術整合開發,除了已穩定量產的慣性感測器,如加速器和陀螺儀、長波長紅外線感測器和精準溫度計等之外,2023 年更擴展技術至聲音振動感測器 (骨傳導感測器),並擴大與客戶合作,持續提升慣性感測器相關產品性能,延伸至更高階產品線,包含手持式裝置、無人機甚至手機和真無線藍芽耳機等全面性的應用。 


因應物聯網與微控制器單元(Microcontroller Unit, MCU)產品的需求,世界先進公司持續投入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技術開發,0.18 微米製程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技術已導入量產, 0.11 微米製程已完成 Flash IP 初步驗證預計將於 2024 年完成相關產品驗證,並且持續開發車用與其它應用產品需要的技術,為客戶提供更多元的選擇平台。


此外,世界先進公司對於寬能隙功率半導體中的氮化鎵(GaN)功率元件的研發亦獲得初步成果,世界先進公司與客戶共同開發的中低壓(小於 200V)GaN 將於 2024 年第一季進入量產,目前採用此製程試產之產品為提供高效能運算晶片電源的功率元件;而領先的第一代 650V 新基底高電壓氮化鎵製程(Gan-on-QST)則於 2023 年邁入量產,以手持式產品的快充應用為主;第二代 650V GaN 製程預計於 2024 年下半年完成開發,導入量產,屆時將切入工業、電動車市場等高功率與高密度電源應用,以提供更高轉換效能的技術與產品,同時降低碳排放。針對未來電動車的快充系統及車載充電器(On Board Charger, OBC),亦即 800V 的超級充電站系統,世界先進公司領先的 Gan-on-QST 技術能夠提供支援大電流的 1200V GaN 元件,不僅符合安全規格與可靠性效能,同時降低導通與開關損耗,此製程已經完成規格定義,預計於 2025 年完成開發,導入量產,目前已有多家車用半導體客戶表達合作意願。


產業概況

半導體產業的需求與影響

據研究機構 Gartner 預估,整體半導體行業若包含記憶體在內,2023 年產值衰退 11%,2024 年則反彈成長 18%,但此多半來自記憶體價格回升的貢獻。晶圓製造市場雖仍處於景氣下行,於 2023 年衰退 11%之後,2024 年預估成長 12%回到原先的產值。 


展望 2024 年,因應終端需求回溫及 AI 裝置滲透率攀升,高效能運算裝置將躍升為推動整體市場成長的主要動力,因此相關的電源管理 IC、功率元件與化合物半導體等需求預期將顯著回溫,世界先進公司在此領域著墨多年,可望掌握相關成長動能。


全球半導體總覽與展望

2023 年半導體市場進入一個調整週期,因應半導體需求惡化,各家晶圓廠紛紛調降產能利用率,整體供應鏈從上到下進入庫存去化。國際研究機構 Gartner 所調查之庫存指數(GIIST),2023 年下半年庫存逐漸回到正常水位 (Moderate 1.0-1.1 之間)。整體預期 2024 年下半年消費性電子產品旺季到來,庫存將來到供需相對平衡的狀態。


全球半導體晶圓需求依產品別分類,半導體晶圓需求在 2023 年呈現 11%負成長後,隨著景氣的回溫預估 2024 年需求將較 2023 年成長 18%, non-memory 產品成長 7%,其中 Analog 和 Discrete 預估分別成長 2%和 10%, 整體而言市場逐步回穩。


全球晶圓代工營收及排名

TrendForce 公布 2023 年全球晶圓代工(含 Pure Player 和 IDM)營收及市佔,全球晶圓代工受下游庫存、全球經濟疲弱影響,前十大業者整體衰退 17%。 


排名穩居龍頭仍是台積電,來自 AI 及 HPC 需求支撐,僅衰退一成,表現優於整體產業,市佔率達 62%,較 2022 年成長 5%。三星代工在技術競爭力不及龍頭下,營收衰退近四成,市佔率同步下滑至 12%,GlobalFoundries 與聯電, 市占率維持 6-7%之間。雖有中國晶片在地化的政策支持,中芯國際與華虹宏力仍處於本地激烈價格競爭,市佔率居於第五與第六。 


2023 年整體消費性電子和 PC 市場未有明顯好轉,顯示驅動 IC 有一定占比的公司仍持續遭遇逆風,如力積電、合肥晶合,世界先進亦然,營收全年衰退 29%, 市佔率為 1.1%,排名第九,略高於合肥晶合。


台灣半導體產業概況

台灣半導體產業競爭力是來自於產業群聚及科技優勢,從 IC 設計、晶圓代工到封裝測試,擁有完整供應鏈,在全球半導體市場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2023 年衰退 3%,相較前述全球半導體-11%的整體出貨,表現仍是較佳的。2024 年預期全球半導體將隨市場回溫及庫存去化下,台灣半導體預測整體將成長 10%,當中 IC 製造業與晶圓代工也呈現同步趨勢,年成長 10%,產值分別達到3兆1千億元及2兆9千億元。


2023 年台灣主要的晶圓製造公司營收排名,晶圓代工業的台積電及聯電是排行榜的前二名,世界先進則在第五名。目前台灣晶圓製造公司,僅剩南亞科技為唯一一家 DRAM 製造廠,其他多數也都進入代工的營運模式,或是 IDM 與 Foundry 並行營運。


世界先進, 是一家特殊型積體電路製造服務公司,主要製造電源管理IC和顯示器驅動 IC。公司近5年ROE為16%,38%,37%,21%,20%。毛利率為27%,46%,44%,34%,37%。 資產負債率為負債率為55%,55%,46%,32%,31%。以2024年第一季為例,公司製程以0.18微米佔59%,0.25微米佔11%,0.35微米佔15%,0.5微米佔15%。製造的產品以電源管理IC佔65%,面板驅動IC佔30%,其它佔5%.。公司銷售以亞洲佔88%,美洲佔7%,.歐洲佔5%。世界先進在2023 年晶圓代工市場佔有率約 1.1%,為全球第九大晶圓代工業者。公司主要客戶有立錡,ADI,聯詠,瑞鼎.....等等。競爭對手有力積電、聯電,合肥晶合,中芯.....等等。


發展趨勢

1. Automotive Electronics 車用電子市場

過去兩年受到疫情影響及油價動盪,整體汽車市場面臨挑戰,卻也帶來電動車的機會。在政策補貼與全球減碳趨勢的影響下,電動車的銷售量快速攀升,滲透率在 2023 年已來到三成(含純電動車和插電式)。 


電動車三大銷售區域為中國大陸、歐盟及北美地區,其中中國大陸的銷售量佔全球新能源車市場約 59%。在供給方面,電池大廠產能在中國快速拓展,成本推動定價開始往大眾可接受的價格,加速電動車的普及,電動車滲透率可望在 2027 年達到 56%。 


半導體元件(電源管理 IC、功率半導體、寬能隙半導體等)受惠於新能源車市場蓬勃發展,晶圓需求正快速攀升,世界先進長期投入類比與功率元件的特殊製程,積極耕耘此一市場已逾十年,因應車用電子市場的技術平台蓄勢待發。


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HPC 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市場

生成式 AI 技術演進與日俱增,Microsoft、Google 等大型雲端服務供應商亦致力推出語言模型及智慧化服務,資料中心和伺服器需求快速增溫,預期 AI 在伺服器的滲透率將在 2028 年前達到 27%。此外,因應 AI 的興起, 筆記型電腦(NB)、桌上型電腦(DT)、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等終端裝置,在 CPU、NPU 運算能力達陣下,2028 年 AI PC 和 AI Smartphone 的滲透率將分別逾 70%和 40%,是繼電動車之後,半導體市場的另一主力應用。 


伺服器與 AI PC、smartphone 等高效運算裝置驅動更多電源供應器規格升級,相關電源供應模組及新一代記憶體的電源管理 IC,可望帶動 PMIC、 SGT MOSFET 等,較傳統裝置逾 30%的成長。因應上述發展趨勢,世界先進提供的製程平台(如:BCD、Discrete)皆已完備,同時與策略客戶合作中。


3. IoT 物聯網市場

物聯網(IoT)在今日通訊技術成熟的環境中,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受惠於低功耗技術與高頻段等通訊協定發展,物聯網裝置的相關 IC 產值可望在 2028 年達到整體半導體產值的 37%,2023 年至 2028 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約 13%,較整體半導體產值的年複合成長率 8%為高。 


隨著聯網裝置多樣化,所需求的 IC 當中類比及功率元件即佔 28%,感測器則佔了 9%,這兩項都是物聯網中不可或缺的元件,主要以八吋成熟製程製造,世界先進持續提供客戶相關製程服務。


4.3C Electronics 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

相較 2023 年下游市場持續修正庫存,2024 年終端裝置皆預期呈個位數年成長的小幅回溫。雖然有受前述生成式 AI 技術帶動,但預估於高階裝置開始滲透,仍在推動換機醞釀當中。2024 年 LCD 電視出貨量將回到 2 億台且成長持穩,筆記型電腦對比 2023 年的低點亦相對成長,箇中原因除 了 Windows 11 24H2 OS 更新帶來的 PC 更新週期(按:商用 PC 替換已逾四年),前述 AI 整合功能,將 AI 功能的催化亦是重點(按:估計 2028 年 AI NB 滲透率逾 70%)。手機需求亦呈現正成長,全球經濟軟著陸的步調與控制下的通膨,有望能減輕消費的疑慮。2024 年將終結全球手機出貨量自 2021 年下半年以來連續 10 個季度的下滑,全年回到 3%正成長。市 場的回溫將有利 PMIC 與顯示器驅動 IC 需求。


風險

(1).終端系統元件整合的趨勢,當系統整合的密集度愈高時,世界先進八吋晶圓的製程技術恐無法滿足先進製程客戶的需求。 


(2).十二吋晶圓代工和記憶體製造廠 Legacy 產能轉換潛在的威脅。 


(3).半導體產業併購風潮,市場越集中,越不利於公司營運的推動。 


(4).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高,美、中、歐洲各國政府擬訂晶片法案,資助本地業者建廠,增速產能供給,並補貼 IC 設計在地化生產,仍對台灣晶圓代工行業造成不確定性。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