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台灣和韓國會面臨成長動能趨緩的問題。所以,這邊就來理解一下國家的天花板。
表面是"廣場協議",實質是創新缺乏
要理解國家的天花板,其實,日本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不過,要理解日本經濟為何遲滯這樣多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這個問題就該問問,為何美國經濟依舊突飛猛進,繼續往前???簡單看看日本最大市值公司是Toyota,而美國大市值公司是Microsoft,Apple,Nvidia,Amazon,Alphabet (Google),Meta Platforms (Facebook),Tesla.......。這差異性就非常明顯。日本還在汽油車時代,美國已經往雲端,智慧型手機,網路,電動車,AI前進。
以前日本為何經濟起飛,這其實是源於日本學習西方的經濟模式。由於基期低,快速模仿是最快速的方式,以半導體為例,日本就大量仿製美國的Intel,以低成本方式,侵蝕市占率,造就日本DRAM產業領先全球,最後,Intel決定放棄DRAM。所以,這方式是,學習美國,然後低價搶市占率,最後,擊敗敵人。
這種,學習美國,然後低價搶市占率,最後,擊敗敵人模式,有一個缺陷,這只限於較低技術含量的技術。事實上,美國的Intel決定放棄含金量較低的DRAM,往更高技術的微處理器發展。表面看DRAM市占率很高,營收很高,但DRAM單價其實很低,因為技術難度遠遠不及微處理器。
所以,看看日本,在經濟狂奔時,日本實質創新是極為缺乏,大部分是模仿的。日本那時知名的創新是Sony的隨身聽Walkman,Toshiba的NAND Flash,Sharp的 LCD TV....。日本創新不是很多。等於說,日本實質並沒有建立創新系統。一旦日本因為模仿經濟成長,導致成本高漲,加上可以模仿的東西愈來愈少,又沒有創新繼續往前,這時日本經濟開始遲滯。
最糟的是,後進的台灣和南韓開始學習美國和日本,台灣和南韓經濟開始起飛,開始了一系列的動作,學習美國和日本,然後低價搶市占率,最後,擊敗敵人模式。日本科技業所有東西都被台灣和南韓侵蝕。
日本沒有建立創新系統,無法讓日本繼續往前,而後方又被崛起的台灣和南韓侵蝕,這才是日本經濟為何遲滯這麼多年的原因。可是,我們看看美國,美國部分科技業也被台灣和南韓攻佔。但差別是,美國有不斷的創新東西往前,但日本卻沒有。所以,日本經濟為何遲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日本沒有建立創新系統,無法讓日本繼續往前。並不是網路上講的"廣場協議"。
不管日本簽了幾百個"廣場協議",如果,日本不斷地冒出創新企業,如Microsoft,Apple,Nvidia,Amazon,Alphabet (Google),Meta Platforms (Facebook),Tesla......。日本經濟肯定依然繼續往前狂奔,根本沒什麼可以阻擋日本。所以,日本經濟為何遲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新創問題。
國家的天花板
模仿別的國家,然後低價搶市占率,最後,擊敗敵人,這種模式天生就有缺點。因為是抄襲的,所以產品沒有辨識度,只能聚焦在中低階產品,或是賣給那些落後國家。譬如,那些模仿iphone的手機,自始自終都被認為是低價手機。是那些買不起iphoneh才用的。當愈來愈多的模仿iphone的手機,出貨量愈多,反而造成,低價手機公司獲利更差。因為,模仿難度低,誰都可以模仿,低價競爭造成毛利率創新低,很快就頂到獲利的天花板。結果,蘋果 iPhone 手機獲得整個產業 90% 以上的利潤。
至於新創公司,也有分,"解決重大問題"的新創公司,和模仿別人的新創公司。模仿別人的新創公司,市場聚焦在真正原創新創公司剩下的市場,這天生就有天花板。
如果一個國家靠模仿,而不是從"解決重大問題"開始,你會發現世界上很多落後國家都樂於模仿。這個靠模仿,而不是創新的國家很快就會面臨競爭對手。由於模仿只能打價格戰,這個國家經濟發展自然就會停滯,遇到了經濟發展的天花板。因為,模仿難度很低,誰都可以模仿。
所以,台灣要集中所有力量,大規模撒錢給年輕人創業,把新創視為國家最高戰略,愈多年輕人創業,就會有機會出現那些"解決重大問題"的新創公司,國家經濟才不會停滯,天花板才能被突破。
從投資來看,美國就是創新國家,你買美國的價值股,因為公司是創新型,業務有機會拓展全球,這時"價值"就會變成,"價值成長"。反之,你買其他國家股票,那些國家都在抄襲美國的產品,這些模仿型企業只能賣給落後國家,或是走中低階產品,公司毛利率很低,又很多企業在競爭,產品獲利只會愈來愈差。也許你能找到幾個價值型公司,但其實,這些都是價值型陷阱公司,成長性很低。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