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訂閱.....Email訂閱 ........

2023年9月12日

MCU晶片設計公司,應廣(6716.TW)

來簡單理解一下,MCU晶片設計公司,應廣。 


應廣之產品係以公司發明之專利--多核心平行處理 FPPA™(Field Programmable Processor Array)微控制器架構為核心,搭配並整合周邊電路,主要產品有:8 核心 FPPA™微控制器、雙核心 FPPA™微控制器及單核心 FPPA™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內部記憶體分為 OTP(一次寫入式)和 MTP(多次寫入式)兩大主軸,應用範圍包含各式標準型 IO 微控制器、AD 微控制器、無刷馬達控制器、消費玩具微控制器、觸控微控制器及家電微控制器相關產品。


微控制器市場

MCU 即眾人耳熟能詳的微控制器、單晶片微電腦,可以執行少量、簡單的資料運算,由中央處理器(CPU)、快閃存儲器、 輸入/輸出(I/O)、定時器/計算器、數位/類比周邊裝置、通訊介面所組成。依等級可分 4 位元、8 位元、16 位元與 32 位元。隨著電子產品走向智能化,車用、網通、工控等高階需求促使高階 32 位元 MCU 晶片成為主流。 目前8 位元與 32 位元 MCU 分庭抗禮。


微控制器(MCU)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包括各式家電、行動(穿戴)裝置、多媒體設備、電動玩具、 物聯網產品甚至汽機車的控制及電源管理系統等,讓我們越來越不能沒有它。MCU 作為智慧控制的核心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智慧家電、工業控制等領域,伴隨物聯網的逐步落地和汽車電子的發展, MCU 的市場需求增長顯著。 


近十年來,電腦、手機的技術水準日新月異,大大衝擊了許多市場定位較低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需求,如智慧型手機衝擊了卡片式相機,電腦 衝擊了家用遊戲機、音響、電視,其他消費類電子產品為了與電腦、手機相抗衡,不斷積極提高產品自身的科技含量,在生產製造過程中對 MCU 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


研調機構 IC Insights 指出,2021 年 MCU 市場產值年成長達 21%,市場規模為 200.2 億美元。台廠新唐擠進前十大 MCU 供應商中,也是台灣唯一進入全球前十大的 MCU 廠。由於對入式車用及各式感測器需求提升,帶動 MCU市場需求,其中,2021 年前五大廠荷蘭恩智浦(NXP)、 美國微芯(Microchip)、日本瑞薩(Renesas)、瑞士意法半導體(STM) 及德國英飛凌(Infineon)的 MCU 合併營收年成長幅度都逾 20%,五大廠個別市占率逾 10%,占比最高的恩智浦市占率達 18.8%。排名 6-10 名的業者分別為美國德州儀器(TI)、台灣新唐、日本羅姆(Rohm)、韓國三星(Samsung)及日本東芝(Toshiba)。6-10 名 MCU 大廠銷售額達 23 億美元,市占率合計達 11.4%,至於非全球前十大 MCU 供應商市占率達 6.5%。 


我們可以把 MCU 的終端市場分為「消費性」、「非消費性」兩塊。歐美日大廠主要著墨於汽車與工業市場汽車、工業市場合計約佔整體 MCU 產值 6 成,進入門檻高主要原因在於:1.對長時間運作、寬溫、高壓等可靠性要求高,製程難度高於消費性產品。2.少量客製化生產模式, 仰賴自行掌握晶圓製造、封裝環節,廠商建廠資金門檻高。3.認證時間長達 1~3 年,轉換至其他廠商的成本很高,導致客戶一旦採用特定廠商產品後,不太會隨意變更供應商,因此廠商對客戶有轉換成本優勢。 由於競爭門檻高,使得汽車、工業 MCU 市場合計前五大業者(Renesas、 NXP、Infineon、TI、Microchip)市占率高達 80%,為高度寡佔狀態; 若單看門檻更高汽車市場,前五大市占率更高達 87%,光前三大的 Renesas、NXP、Infineon 尌佔 70%。 


消費性市場約佔整體 MCU 產值 3 成,競爭門檻較車用、工業市場低。 主要原因在於產品生命週期短,因此價格重要性高於品質可靠度,在製 造工藝要求也較低。為了降低成本,消費級 MCU 的製造與封裝環節多半採取委外代工,不需自行花錢建造晶圓廠,使得消費級 MCU 廠商的 資金門檻低。由於競爭門檻較低,競爭廠商眾多,前五大廠商市占率約 63%,明顯低於車用和工業市場。 


根據芯知匯數據若將 MCU 按指令集分類: RISC 指令集的 MCU 佔比約 76%,CISC 指令集的 MCU 佔比約 24%;若按位元數(bit)分類:8/32-bit MCU 佔據主流,其中 8-bit MCU 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易開發等優點佔比約 43%,而 32-bit MCU 則主要應用在較高端的應用場景,隨著先進制程工藝的採用,32-bit MCU 成本逐年降低,32-bit MCU 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市場佔比已到 54%,根據 IC Insights 預測,2022 年全球 MCU 市場中 32 位佔比將達到 67%。。其餘 4-bit 與 16-bit MCU 則僅剩各 2%與 1%的市場佔比。MCU 位元數是指 CPU 一次處理的資料的寬度,也可理解為參與運算的寄存器的資料長度。位元數越大,代表 CPU 一次處理的資料量越多,運算速度越快,即位數越高的 MCU 處理能力更強。通常而言,越高內核處理速度配置的記憶體空間更大,相應外設組合也更為豐富。


從發展趨勢觀察,4 位元與 16 位元 MCU 晶片使用案例愈來愈少,目前市場上較活躍的是 8 位元及 32 位元 MCU 晶片。過去在以機械控制、簡單指令控制為主流的年代,8 位元 MCU 單晶片曾有過輝煌時光,常應用於遙控器、電源開關、顯示器及鍵盤、滑鼠控制等執行工作,產品如馬達、工 具機、美容儀等。隨著物聯網蓬勃發展,高階需求促使新設備向 32 位元 MUC 單晶片靠攏,如讀卡機、感應器、電子鎖、藍牙、空拍機等產品應用。 使用者在選擇 MCU 單晶片時一般會將系統規模、產品大小、成本、可訪問性、延遲性、RAM 效率、控制及處理能力等因素納入考量。8 位元 MCU 單晶片可以執行簡單的邏輯運算,如加、減、乘、除,相較於 32 位元 MCU 單晶片,8 位元儲存空間較小,計算能力較弱,多應用於簡單、小型的系 統,優點是可支援老式程式語言;32 位元單晶片具有可訪問性,可應用於 複雜系統,同時具有較佳的控制和處理能力,而且能控制較多模組及設備, 支援 C++資料庫的 Cortex-M 架構,開發人員甚至可以輕鬆地編寫韌體。 若以效率而言,8 位元 MCU 單晶片在處理簡單的運算工作時效率較高, 32 位元 MCU 單晶片則是在處理複雜度高的運算工作時效率較高。 


近年來,洗衣機、洗碗機、爐具、電冰箱、空調、微波爐等白色家電逐漸朝物聯網靠攏,智能化需求促使不少產品的內部晶片全面升級,如按鍵式操作鈕轉換為內建觸控螢幕操作模式,這類升級需求加上車用、網通及工控需求,推升 32 位元 MCU 單晶片需求,主流地位立於不敗。


應廣,是一家MCU晶片設計公司,近3年ROE為25%,41%,25%。毛利率為42%,56%,41%。資產負債率為32%,27%,25%。以2023第二季為例,產品為A/D型微處理器佔60%,I/O型微處理器佔27%,BLDC型微處理器佔13%。銷售區域以中國佔98%,台灣佔2%。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家電產品、健康護理產品、工業儀表控制量測、消費性電子、觸控產品、通訊產品、電腦產品及各式無刷馬達之產品。


競爭和市場占有率

由於微控制器之應用市場非常廣泛,利基業者往往能夠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很難有一家微控制器廠商能夠獨占整個市場。除此之外,由於微控制器通常會採用泛用型(general-purpose)的設計,必須針對不同的應用去寫韌體(firmware),因此與具備各種系統設計知識的專業經銷商(或稱為 3rd party)合作更形重要,大約有 50%以上的微控制器都是透過經銷商代為客戶進行專業服務。各家微控制器廠商的晶片架構、指令集往往都不相同,微控制器原廠在推出自有的產品時,需不斷進行架構、指令集以及相對應之發展工具、軟體的更新;除此之外,下游客戶對 各架構與指令集的熟悉程度亦影響更換微控制器供應商的意願。因此,想要在微控制器領域上成功,微控制器原廠及客戶長期保持密切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目前台灣微控制器國內主要競爭者有松翰、盛群,新唐,凌通、佑華、碩呈、應廣.....等等。近年來中國在中國國家半導體產業政策的補貼扶植下,出現了眾多主攻中、低階消費類電子、小家電應用微控制器 IC 設計公司,產業的競爭日趨激烈。


應廣產品係以微控制器(MCU)與馬達控制器為主,高端微控制器仍以美日歐廠商為主,目前應廣微控制器係以消費性微控制器市場為主,以中國大陸中小型廠商為主要客戶,其終端產品應用廣泛且資訊不透明,故較缺乏市占率統計資訊,應廣2022 年銷售數量約 15.8 億顆,仍有滿大的成長空間。

0 意見:

張貼留言